丹江官山镇吕家河村“歌王”走上华师大讲坛

★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12月15日13:3 文章编辑:谢婷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频道12月15日讯(陈信斌 刘甲林 冯万众)12月10日下午,华师大音乐学院的教室里热闹非凡, 50余名师生正与丹江官山镇吕家河村“歌王”姚启华探讨民间民俗文化。目不识丁的“歌王”应邀走进华师大,进一步宣传、推借、交流吕家河民歌民俗文化,给该院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原生态的“文化大餐”。
 
    丹江官山镇吕家河村位于武当山南麓的褶皱里,南受巴楚文化,北受秦楚文化的影响,又吸取了神农架文化与武当山道教文化的丰富营养,形成了自己的鲜明个性与特色。全村182户749人,几乎家家都有唱歌人,歌手遍布全村的山山岭岭。“歌王” 姚启华所唱的千余首民歌曲目中有见于唐代敦煌曲子辞的《五更调》,有明清时期就被广为流传的《剪剪花》、《孟姜女调》,也有抗日救亡时期流行全国的《满江红》等等。可他从来没有上过学,所唱民歌都是通过“口传心授”,而成为今天民歌村的民歌“活化石“、“歌布袋”,成为远近文明的“歌王”。
 
    在华师大音乐学院,“歌王”给高等学府的师生们演唱了不同体裁、反映不同历史背景的民歌,使广大师生深受启发和感染。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