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民歌大王的非物质文化生存

 ★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民俗研究内容 >> 正文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频道       发布时间:2006年4月27日21:43       文章编辑:xieting
 

75岁的尹维鹏老人会唱古老的《关雎》民歌

     中新湖北新闻网十堰频道(袁正洪、袁源)4月18日讯 以歌为乐、以歌育人、以歌言情。夏日炎炎,林海山风,我们走进了群山环抱的鄂西北民歌之乡——房县。从去年9月至今年7月,笔者先后随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傅广典,十堰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彦文、副主席李相斌等多次到房县进行民歌采风。2500多年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民歌至今仍在房县传唱,房县是《诗经》的采风、编撰者之一周朝太师尹吉甫的故里。“自古好歌”,成千上万首古老民歌在房县积淀成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生存则自然成了当地众多民歌大王们自娱娱人的生存状态。
     在房县南部高寒山区的桥上乡,正好赶上一场民歌故事会比赛。84岁的李昌海在民歌故事会上一连唱了好几首民歌,吐字清,音质佳。杜川村二组64岁的王元珍,能唱上百首歌,被称为“歌婆婆”。63岁的杜川村二组村民蒋学武,年轻时就是唱民歌谈的恋爱。杜川村71岁的民歌王杨守全在民歌会上,拿着长烟袋,手舞足蹈,引吭高歌,一连唱了好几首,不愿下场,最后被劝了下去。西坪村秦胜海,能唱600多首民歌,被称为“歌布袋”。西坪村一组村民任盛志,今年63岁,收藏有手抄和印刷的民歌30多本,他能唱近千首民歌。杜川村的“张安化四兄弟”都是民歌王。
      古老汉民歌、民间故事的流传,孕育了一批山村“民歌王”、“歌布袋”、“故事篓子”,他们是民歌传存的鲜活档案。杜川村神农峡客栈业主张先忠自费购置了电脑、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设备,走村串户,热衷于野人谷民歌的挖掘整理。
     位于房县城西34公里的门古寺镇,有群峰耸峙的望佛山,这里有鄂西北民歌窝子之称。据门古寺镇党委书记、镇长刘庆涛介绍,全镇有民间艺人、民歌手5000余人,能唱千余首民歌的120多人,能讲100个故事以上的有150多人,能吹30多个调子的唢呐手30多人,有很多“戏窝子”、“歌师”、“民歌王”、“歌布袋”、“故事篓子”。
    铿锵的锣鼓、悠扬的旋律,吸引我们来到了门古寺镇秦口福利院,只见浓荫蔽日的瓜架下,李昌禄正和敬老院的老人们一块敲锣打鼓唱民歌。
    83岁的李昌禄能唱1000多首民歌,表演150多部小戏。这是笔者第三次采访李昌禄。当笔者问起身体状况,李昌禄连声说:“身体还好,还爱唱歌,今年来赶锣鼓场有几十场呢。别看我80多岁了,有时遇农户家办丧事,我还赶去一唱一夜到天亮。我唱了一辈子歌,就这个爱好。”
在望佛山脚下,清清泉水流淌的杨叉河边,笔者见到了手拿雨伞,一边放牛,一边唱山歌的79岁的民歌王何立刚。他能唱1000多首民歌,曾获门古寺镇望佛山民歌大赛一等奖。何立刚兴致勃勃地说:“我家娶儿媳、孙媳和出嫁女儿,对方一听说是远近闻名的民歌王家庭,听歌知人品,一说就成。”
    民歌王胡元炳14岁参加乡剧团,现虽已年近七旬,但仍然天天唱歌,他搜集整理有上千首民歌;项家河村孪生兄弟歌王吴乐兴、吴乐月,两人经常同台唱民歌。
     在门古寺镇,我们正好赶上镇上举行的“民歌、民间故事表演会”,各村的“民歌手”、“故事篓子”纷纷登台表演自已的拿手戏,整个会上洋溢着掌声和欢笑声。84岁的王天兰老人表演的民歌《十根帕子》,共有80句歌词,老人在台上一口气唱完。歌手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听得人心花怒放。
     国际知名楚文化专家张正明先生提出,房县民间文化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域文化,形成了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房陵文化圈”。房县县委书记师永学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启云告诉傅广典一行说,房县县委、县政府对房陵民间文化挖掘整理抢救工作十分重视,全县各乡镇抽调250人,组成60个专班,深入到村组户进行普查、搜集。
    房县原县委书记、现十堰市副市长张维国认为,应把弘扬民间文化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作为密切干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推进构建和谐社会。
 
 
 
 
 
 
 
草池村民歌王邓发顶唱《诗经》民歌
 
 
门古寺镇秦口福利院老人们在金瓜架下敲锣打鼓唱民歌
 
   
文章来源:新华社《半月谈 内部版》2005年第8期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