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不会成“废都” 抢抓五大机遇满眼春

 ★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内容 >> 正文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频道       发布时间:2006年5月10日7:38       文章编辑:xieting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频道5月10日讯(袁正洪)早在上世纪末,2000年7月,有关媒体刊登东汽“迁都”后十堰可能沦为“废都”的消息,这种论断在十堰市曾卷起了不小的风浪。6年过去了,尤其是随着东风公司总部“迁都”武汉,几年来这种担忧至今没有平息,争论在私下里仍在进行。眼下,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将于今年5月又迁往武汉。东汽“迁都”,十堰会成“废都”吗?
 
    “东汽‘迁都’,十堰不会成“废都”,抢抓“五大机遇”满眼春,十堰的明天会更美好!”2006年5月9日上午,中共十堰市委书记赵斌,在东风剧场召开的十堰市县市区委书记及市直中层以上干部和大型企业负责人“形势报告会”上,是这样肯定和充满对十堰发展信心而做出的响有力的回答。
 
    赵斌同志在2个半小时的形势报告中,从十堰“十五”发展的实践和成就、“十一五”加快发展的宏伟规划目标和“五大”机遇、十堰改革和发展中要着力抓好的几项重要工作,以大量的事实,详实的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实事求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发展观,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十堰市近几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充分说明十堰并没成“废都”,要求全市广大干群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打好“十一五”开举之年工作,把十堰建设得更美好。
 
    赵斌说,6年过去了,东风“迁都”也2年多了,十堰与全国一样,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仅从“十五”规划的五年来,十堰市各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变化,经济社会已经步入良性发展阶段,成为建市以来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一是发展速度快速回升。“十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长10.4%,比“九五”时期的3.6%高出6.8个百分点。二是计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到“十五”末,GDP超计划52.9亿元、投资超计划115.6亿元、消费超计划23.1亿元、财政收入超计划10.3亿元。三是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十五”末,GDP过了300亿元,投资、消费都过了100亿元,财政收入过了30亿元。城市综合实力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百强,去年前进了14个位次,居第71位。百元GDP提供的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8元提高到2005年的10元,因经济运行质量改善而增加的财政收入达2.7亿元。目前,十堰经济创税能力仅次于武汉,居全省第二位。四是工业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十五”期间,全市上下扭住工业化这个“牛鼻子”,大力推进工业兴市,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连续跃上300亿元、400亿元和500亿元三个台阶,按人均GDP水平测算,十堰已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作为十堰主导产业的汽车工业,通过东风•日产合资合作,进一步摆脱了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加快了融入国际市场的步伐,一大批市场主体迅速成长起来,五年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68家增加到333家。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多元格局正在形成,如整车生产企业新增了三环、渝安、客底及神宇;汽车产品新增了重卡、客车、微客及农用车;除汽车产业外,电力、冶金、医药及建材工业等出现了快速发展势头,去年增长速度达到15%,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单一的格局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以及深入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坚持实施大开放工作思路,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等,为十堰的可持续发展构筑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十堰市因车而建,因车而兴,因车而名。东风公司总部搬迁,十堰不会成为“废都”。赵斌认为,对东风公司总部搬迁的问题,我们也要用更宽广、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企业总部搬迁流动,是当今很正常的现象,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江浙一带很多企业把总部迁往了上海,这是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必然趋势,遵循的是一种市场游戏规则。而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必须注重改善区位条件、投资环境和公共服务质量。这两年,东风公司总部虽然迁走了,但东风十堰基地及其十堰汽车支柱产业仍在发展。
 
    东风公司总部搬走了,人们十分关心东风十堰基地的发展,这是衡量十堰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话题。赵斌说,虽然东风公司总部搬走了,但它在十堰的存量资产没走,东风商用车的品牌和技术优势还在,十堰作为东风公司商用车主要生产基地的地位没有改变,仍然承载着东风公司2/3的职工、3/5的资产和超过一半的销售收入。虽然经过多年的结构调整,东风已经形成了中、重、轻、轿宽系列的产品格局,在布局上形成了多个基地共同发展的局面,但真正形成规模、技术成熟、具有优势的,还是十堰基地的中重型卡车,依然是十堰基地的商用车在支撑着东风在社会的影响,支撑着东风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对于十堰基地在东风公司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公司领导班子的认识也是清醒的。最近,东风公司向我们做出了“三不”的承诺,即商用车公司、零部件事业部和装备公司这三大事业部不会搬迁,东风有限销售结算中心不会搬迁,与商用车发展相关的事业计划、项目内容不会改变。东风有限制定了中长期事业计划,目前正在稳步推进。在商用车业务方面,通过引进日产先进管理,全面推行QCD改善活动,管理质量显著提高,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在去年全国中重型商用车产销量大幅度下降的不利情况下,东风系列中重型商用车市场占有率在同行业排名第一,并保持了一定的利润水平。今年一季度,东风中重型商用车销量仍居行业第一,共销售汽车同比增长8.01%,高于行业水平5个百分点。通过大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东风商用车公司成功开发出了D310驾驶室、Dci-11大马力发动机,打造了真正意义上的重型车平台,即将投放市场,产品结构将更加优化,竞争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东风十堰基地会不断发展。我们相信,东风公司在十堰的事业不但不会走向衰落,还将迎来历史上投资最多的大发展时期,对十堰经济社会发展将继续发挥巨大的带动作用。
 
    赵斌说,汽车工业是十堰的立市之基、兴市之本,汽车产业的主导地位须臾不可动摇。30多年来,在东风公司的直接带动下,我市市属汽车工业取得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东风系列零部件协作配套和专用车、改装车生产为主体的汽车工业体系,具备年生产25万份汽车零部件、10万辆整车(含改装车和专用车)的生产能力。具备整车生产能力的企业有22家,2005年全市生产各类整车4.5万辆,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在这22家整车生产企业中,有6家已有规模生产能力。三环专汽已跻身全国商用车前十名;湖北神鹰在全国改装汽车行业享有较高知名度;神河汽车、皇马实业生产能力、销售收入分别过亿元;东风渝安徽型客车发展势头迅猛,成为行业后起之秀。湖北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还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火炬计划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这块金字招牌,拥有全国唯一注册冠名“中国”字样的汽配城及物流广场。十堰有全国唯一以汽车命名的高等院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20余家省市技术开发中心、1个博士后产业基地,从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人员近3万人,是全省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集群优势最为明显的地区。
 
    到2005年底,汽车工业企业占全市工业企业的42.8%,吸纳从业人员占工业企业的66.7%,拥有资产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85.3%,实现的产值占73.9%,创造的税收占86.97%。汽车工业是十堰的立市之基,这是不争的事实。1994—2000年,我市汽车工业年均增长2.2%,GDP年均增幅为2.8%;2001—2005年,我市汽车工业年均增长12.3%,GDP年均增幅则达到10.4%。去年4月以来,由于汽车工业持续下滑,致使我市经济也处于低谷运行。从一定意义上说,汽车兴则十堰兴,这也是十堰最大的市情。对汽车产业“一主独大”的这种格局,我们要作辩证分析。汽车产业绝对主导的这种经济结构,虽然存在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高附加值、高增长率。十堰之所以能够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由一个山区小镇发展成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正是因为汽车产业的强力拉动。而且,这种特色鲜明的产业结构使我们避免了与其它城市的同质化竞争,成为我们参与区域竞争最大的优势。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两年,万向、双星、农夫山泉等一批优势企业又进来了。十堰的汽车产业不断在发展,而且全市的经济社会都有着比较快速的发展。
 
    赵斌说,东风公司总部搬迁后,如何看待十堰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全国、全省一盘棋的大格局下来审视十堰市情,我们就会发现,十堰的优势不是弱化了,而是更加突出了;十堰的发展前景不是黯淡了,而是会更加美好。具体来讲,“十一五”时期十堰主要面临五大发展机遇。
 
    一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新阶段扶贫开发带来的机遇。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已经下发,主要有五个方面共计36条政策措施,都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其中,直接与十堰相关的,如第13条规定,对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比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关政策给予支持;第23条规定,对中部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给予支持;第32条规定,继续支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南水北调工程影响区的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等等。十堰作为东风和湖北的老工业基地、作为全国和湖北省的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源特别保护区,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性机遇。
 
    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带来的机遇。最近,国务院已批准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这个规划将十堰市所辖的丹江口、郧县、郧西、张湾、茅箭划定为水源安全保障区,将竹山、竹溪、房县划定为生态水源保障区,安排2010年前实施的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256条,总投资10.4亿元;生态农业建设项目2个,总投资1.05亿元;黄姜工业园建设1个,总投资3500万元。这些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将会明显改善我市生态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此同时,移民安置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国家对重点水源区保护的配套政策、生态公益林补偿、生态农业、生态家园建设等等,都将对十堰的建设和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
 
    三是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汽车是我国当前发展最快的一个产业,汽车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拉动力量之一,其支柱产业的地位已初步确立。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汽车产业政策,我省在“十一五”规划中己明确提出支持十堰建成全国重要的商用车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和全省汽车工业园。东风公司对十堰基地未来的发展,将进一步强化,有着明确的方向和切实的举措。在规划定位上,东风公司将继续强化十堰商用车和零部件生产基地的地位,通过引进雷诺卡车部分总成,与沃尔沃、日产柴等国际知名公司进行深入合作,来实现东风商用车产品的全面升级,中期目标是要达到33万辆的年产销量,远期目标要达到50万辆的年产销量。未来5年,东风公司将在十堰基地推进实施一系列的技术改造项目,涉及投资总额约40亿元,这一投资力度超过十堰基地发展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除去直接的投资项目,由于汽车产业的强拉动性,东风公司其它基地的建设发展会为十堰基地的零部件、装备等事业提供更多的配套发展机会;而辅业部门也会随着基地主业的壮大,通过关联交易和提供服务来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对十堰经济社会发展将继续发挥巨大的带动作用。到“十一五”末,我市汽车产量将达到55万辆、零部件60万份,实现产值800亿元以上,十堰将真正成为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基地。
 
    四是交通建设带来的机遇。长期以来,交通闭塞一直是影响十堰发展的瓶颈。“十五”期间,随着汉十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和十漫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十堰交通闭塞的历史得以改写。“十一五”时期,国家将重点完善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交通大通道。十堰交通建设将从中获得更多的机遇,全市交通建设投资总规模将超过105亿元,是“十五”投资的近2倍。十漫高速公路建设目前进展顺利,已完成工程总投资的一半以上,预计明年底可提前通车。我市境内马上还将有襄天、郧房两条高速公路立项建设。新增的两条高速公路建成后,我市境内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640多公里,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骨架的“三纵三横”公路网将基本形成。从十堰出发,两个半小时可达西安,四个小时可达武汉,四个半小时可达郑州,6个小时可达重庆。同时随着襄渝铁路二线建成通车,铁路运能也将进一步提升,东西交通走廊的优势将进一步凸现。随着交通基础条件的不断改善,汽车、水电、旅游、矿产等产业长期聚集的能量将加速释放,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十堰交通格局的根本性变化,将为我们进一步扩大开放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五是产业梯度转移带来的机遇。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凸现,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逐步接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沿海地区一些依赖原材料、土地、能源、低成本劳动力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势头十分明显。主动承接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我们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从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上看,我们完全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目前,我们已经承接了不少产业转移项目。丹江口市的农夫山泉和南京雨润项目、茅箭的万向通达工业项目、郧县的新型干法水泥、房县的动物药业、张湾的生态纸浆、白浪的温州汽配,都是产业转移的结果。只要我们的工作能跟上,完全有条件在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中赢得更多的份额。
 
    以及十堰有国内外知名的“山、水、车”三大品牌,即名山秀水为品牌的世界文化遗产、道教旅游胜地武当山和亚洲最大的人工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丹江口库区,排名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基地——东风十堰商用车基地,即是十堰的优势,又是十堰的一张响亮的城市名片。十堰有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名优特产和矿产资源优势等,都为十堰的发展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十堰正充分发挥其独具的汽车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交通枢纽优势、旅游“金三角”优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等优势,抢抓机遇,着力建设汽车城、生态城、旅游城、水都、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努力在开拓奋进中崛起。
 
    赵斌说,虽然我们具备一系列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但还应当清醒地看到,长期以来影响十堰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一是结构失衡的问题;二是动力不足的问题;三是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的问题等,对此,我们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认真加以解决,切实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站在时代前列,勇担发展重任,求真务实,切实把十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十堰的明天会建设得更美好!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