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大市十堰专家建言献策 保护好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

★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中心 >> 十堰要闻 >> 正文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06年6月10日20:34 文章编辑:杨兴炳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频道5月10日讯(王英丽)在庆祝第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之际,十堰市邀请专家学者于6月9日上午在市文化体育局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就十堰市作为全省文化资源大市,如何保护好文化遗产建言献策。十堰市市文物局局长闫克印主持会议,十堰市副市长高勤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要大力抢救,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堰市汉水文化研究会会长、匡裕从教授发言说:十堰市文化沉淀极为丰厚,既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武当山古建筑群和被全国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当武术、武当宫观道乐、伍家沟民间故事村,又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郧县人头骨化石出土处和“国家地质遗址自然保护区”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还有梅铺龙骨洞等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统计,全市各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共54000多件,其中有900多件(套)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数量之多居全省各市的前列。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稍嫌不足的是在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当前亟需做的工作是:第一,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第二,加强对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要抓紧征集,注意保管,使之不失传,并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第三,建立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特别是明确有关保护的责任主体,进行有效保护。
 
    保护好文化遗产,大力宣传弘扬,使其成为十堰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十堰市委政策研究室正县级政策研究员、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袁正洪发言说,在庆祝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之际,十堰市作为全省文化资源大市,如何保护、挖整、抢救、宣传、申报、弘扬十堰市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使其成为一张让十堰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十堰的一张亮丽的名片,这是一项十分艰辛而光荣的历史重任,就是要契而不舍、矢志不渝地学习、研究、挖整、保护民俗民间文化,要为保护好十堰文化遗产摇旗呐喊并着力付诸实践,多作贡献。
    十堰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仅有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还有近年来新发现引起国内外专家十分关注的“房陵文化圈”。1999年以来,特别是2004年9月以来,在省、市、县领导和文化部门的重视关怀支持下,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傅广典、秘书长鄢维新和十堰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彦文、副主席、十堰市民俗学会副会长李相斌等,通过挖整房陵文化,被国家和省有关著名专家称之谓民间文化珍贵宝藏——“房陵文化圈”。专家们认为,以房县为核心区的民间文化遗产,文化内涵丰富,积淀深厚,蕴藏量大,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尤其是以西周诗经文化、汉民族创世史前神话《黑暗传》、宫廷流放文化、神农文化、巴山文化、秦楚边沿文化、汉水文化、道教文化、野人传说、移民文化等形成了一个地处我国中西部结合部、鄂豫陕渝四省市毗邻、秦巴武当神农架地域独具特色的“房陵文化圈”,其民间文化遗产十分珍贵,可称谓民间文化的丰富宝藏。对此撰写了多篇文章,先后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香港大公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新观察》等媒体纷纷报道。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办公室统计,国内外媒体有2741条新闻(包括杂志)采用了有关“房陵文化圈”的报道。受到中国文联、文化部等领导和专家的高度重视。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书写了:“为房陵文化圈民间文化丛书出版:楚调巴音秦韵皆佳品,民歌故事傅说尽精彩”的题词。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听取了“房陵文化圈”的课题研究汇报后高度称赞:中华诗祖、周太师尹吉甫故里 “房陵文化圈”的重大发现,真是了不起,民间文化遗产十分珍贵,希望进一步做好抢救保护,力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博士白庚胜书写了:“房陵文化圈――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题词。
    如何保护好珍贵的文化遗产?首先是要切实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和领导;二是要组织力量,制定方案。三是要加大力度宣传,叫响“品牌”;四是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花会、灯会、赛歌会、文艺演出、武术文化比赛和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称号,开展“民间艺术之乡”、 “特色艺术之乡”命名等活动,弘扬文化遗产,让十堰文化遗产唱响全国,唱向世界。五是认真贯彻落实好“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推进构建和谐社会。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十堰文明。原十堰市文化局局长、研究员陈河清发言说:十堰的先民早在100多万年前就在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址和珍贵的文物。考古发掘资料和研究成果表明,十堰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十堰境内先后发现了100多处旧石器和新石器遗址,这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比较是很罕见的。十堰地区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分布面广、数量多、历史跨度大、学术价值高,备受国内外考古界的极大关注。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我市境内先后发现了郧县梅铺猿人、郧西猿人、郧县学堂梁子“郧县人”和郧西黄龙洞猿人化石,十堰地区被学术界誉为“古人类长廊”。特别是两个“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发现,震惊中外,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国际著名古人类学家、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教授把两个“郧县人”头骨化石称之为“国宝”。应对这些要加大《文物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努力营造“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切实做好全市文物安全工作。安全是做好全市文物工作的前提。要警钟长鸣,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全市文物安全保卫工作。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原市委副秘书长、副研究员袁绍北发言说:十堰市域除了有许多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之外,广大农村地区,还保留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中国民间故事村”伍家沟村为代表的民间故事娓娓动听;吕家河、向坝、门古寺镇的民歌民谣,让黄河流域粗犷豪放的阳刚音响与巴渝地区流畅婉约的巫歌楚韵交混回荡;神气浪漫的凤凰舞、水兽灯、房陵火龙、郧西彩扎,反映了鄂西北民众节庆活动的丰富多彩;郧阳花鼓、竹溪山二黄、均州八岔子、竹山高腔、房县堂戏、南山皮影等,以民间戏剧曲艺形式表达了民众生产生活的欢乐与追求;闹丧鼓、哭嫁、传酒令等婚丧习俗与交往礼仪,保留了珍贵的口传文学资料和罕见的原生态民俗文化事象,展示了山区人民纯朴的道德情操,闪射着民族精神的光芒。
    十堰地域留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数量大、科学价值高,深入研究并充分利用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探寻汉民族的历史进程,研究楚文化的源流,分析地域文化的融合流变,弘扬传统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除了提高认识、完善法制和做好规划外,更应该注重专门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要制定政策,落实措施,发现并保护好仍活跃在民间的原生态文化的民歌手、说唱艺人、艺术师匠重要民俗事象的传习人,采取专业研究人员与群众相结合的办法,抢救挖掘、整理研究、运用推广,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永世承传,在世界文化园地竞芳吐艳。
 
    要切实加强对文化遗产原生态的保护。十堰市民俗学会名誉会长、研究员李征康发言说:我市非物质文化蕴藏量十分丰富,这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想保护好这些遗产,首先要保护好文化生态。为此,要保护好文化生态,我们应做好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保护古村落。古村落是民俗文化的摇篮,非物质文化也是古村落的灵魂。保护古村落,最好的办法是在行政村划“特区”,楼房都集中盖在“特区”里,让古村落不受现代建筑的冲击。二是建民俗博物馆。用录音、录像、出书……等现代文化形式,将所有的非物质文化原人本人记录下来,保存于博物馆内。既可供观赏,也可供研究人员查阅资料,使其能长久保留下来。这也是传承的一种方式。三是保护非物质文化传承者。政府应当对民间老艺人有所津贴,让他们安度晚年,继续传承文化。四是培养非物质文化传承接班人。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的价值与重要性。鼓励年轻人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使非物质文化后继有人,并使其优秀部分发扬光大。
 
    十堰地区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需保存挖掘。十堰市民俗学会副会长、研究员王莲月发言说:十堰市地处鄂西北秦巴山区,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的原因,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民间文化蕴藏丰厚。截至目前为止,湖北省有三大民俗文化村(被省有关部门认定并挂牌的),我们十堰就占了两个,一个是伍家沟民间故事村,一个是吕家河民歌村。最近,湖北省民间文化保护中心编了一本《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辅助材料资源目录》,这本目录中,我们十堰就上了526个条目,而且这526个条目中还不含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施的民间文艺志书集成工程,我市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民间故事达500多万字,民间歌谣15000多首,民间谚语28000多条,已出版了6部。这还不包括未整理的记录稿,不再集成志书之列的民间文学方面的书籍,如《伍家沟民间故事集》(一、二集)、《官渡民间故事集》(—、二集)、《吕家河民歌集》、《伍家沟村民间歌谣集》、《武当山民间歌谣集》、《官度民歌集》、《向坝民歌集》共有6部之多,达600多万字。2004年以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十堰市民俗学会在房县挖掘发现的“房陵文化圈”已在编丛书6部,近200万字。这样算来,从上世纪80年代十大文艺志书集成到现在,通过挖掘、整理、编辑出版的民间文学书籍已有30多部1200多万字。还有大量的已被发现尚未实施挖掘的民间文化资源也有很多,像“房陵文化圈”,这个文化区域里遗存着深厚的流放文化、诗经文化、皇家文化等。这将是十堰民间文化的又一个新亮点。
    最近省民协和市民协又沿堵河考察,发现那里的原生态文化遗存状态保存较好,有栈道、盐道、商道、驿道等多种文化的融合,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堵河源头建立一个“堵河源文化生态保护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迫在眉睫。十堰市民俗学会副会长李相斌发言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不少历史文化古村落、古建筑、古遗址以及名胜区的整体遭到破坏,许多民风民俗也在变异或正在消亡。十堰情况也不乐观。民间老艺人的逝世,灭绝了许多珍贵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时至今日,这种“人去艺绝”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如房县皮影大王李昌禄86岁,能唱300多出戏,2004年采访他,他还能唱完整的本头戏,2005年就不行了,说话不清楚了,许多戏本子唱词记不起来了。我可以告诉大家这样一个统计数字:从1994年至2004年的10年间,伍家沟就有14位老故事家离开了人世!这为伍家沟民间故事“动态传承”带来了严峻考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是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在我们国家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今天,我以迫切的心情呼吁:积极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投入到抢救保护文化遗产的浩大工程中去,做抢救文化遗产的勇士,作保护文化遗产的卫士吧!
 
    十堰市副市长高在专家座谈会上讲话中强调,国务院决定设立“文化遗产日”,是我国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充分说明了文化遗产对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迫切性,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传承、开发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推动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十堰历史悠久,就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在我市境内先后发现了郧县梅铺猿人、郧西猿人、郧县人和郧西黄龙洞猿人等古人类化石点,被学术界誉为“古人类长廊”,有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武当山古建筑群,还有青龙山恐龙蛋、恐龙骨骼化石群等。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20多处,馆藏国家一、二、三级文物约2530件(套)。武当山古建筑群和竹溪慈孝沟“采皇木”摩崖石刻,最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伍家沟中国民间故事之乡、吕家河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竹山官渡民间艺术之乡,竹溪向坝民歌之乡,房陵文化圈,郧西三弦、竹山高腔与黄州点子、郧阳凤凰灯与花鼓戏、竹溪山二黄等等。其中,武当山宫观道乐、伍家沟民间故事、武当武术最近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何进一步加强十堰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勤强调说,保护是基础,我们首要的、第一位的任务是把文化遗产保护好。我市是一个文化遗产资源大市,我们一定要把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使我市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同时,要做好利用的文章。失去了就无从利用,因此,利用在一定意义上又可以促进保护。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如何把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比如在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如何既加大保护力度,不断提高武当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地位和影响,又在加强保护、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挥其在我市旅游开发中的龙头作用;如何抢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机遇,既注意做好淹没区文物的发掘、保护,又注意保护古老的汉水文化遗产资源,培育南水北调水源地的生态水体旅游,开发成独一无二的“中国水都“,力争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实现双赢等,这些方面都需要我们做出积极的探索。总之,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不辱使命,以对国家和民族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