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武术发展战略研讨会征集论文百余篇8人获奖

★ 当前位置: 首 页 >>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专栏 >> 武当新闻 >> 正文
信息来源:湖北新闻网十堰频道 发布时间:2007年11月2日16:15 文章编辑:徐晓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频道10月31日讯(朱晚霰 袁正洪 陈志忠) 2007武当武术发展战略研讨会经过2天的大会学术交流和书面发言,于今天下午胜利结束,通过对会议收到的120多篇文论进行评比,李滨任德金等8人获奖。这次会议,由湖北省体育局、十堰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十堰市文化体育局、武当山特区管委会、武当杂志社承办,是规模空前的一次武当武术发展战略研讨会,来自湖北、河南、广东等23个省、市的武术馆校及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参会。
 
    武当武术,是中国武术一大名宗,与少林武术一样,同为中华武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武林界,素有“南尊武当,北崇少林”之称。武当武术,通称“武当内家功夫”,亦称“武当内家拳”, “武当拳功”、“武当武功”等。近百个门派,500多个拳(剑)谱。称呼不同,无外乎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按照有关权威书籍的阐述,武当武术泛指由武当山内丹家张三丰所开创的一派、带有道教修炼内涵的拳功派别及与此相似的其它拳派内容的统称。武当武术的根本原理根自于道家传统哲学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家学说是整个武当武术的理论基础。
 
    武当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辉映华夏武坛、最具魅力的传统流派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然而就是这一民族瑰宝,从三十年代以后曾一度隐于民间秘传而不显露于世,令世人惊叹。是1989年至1992年由武汉体育学院江百龙教授带领、历时三年完成的国家体委第一个委管课题《武当拳之研究》成书揭开了历史的疑团,为武当武术的正本清源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2006年6月,这次,江百龙教授申报了《武当武术现状考察与继承发展对策研究》科研课题,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列为院管课题,由十堰市文体局、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十堰市武术协会暨武当武术协会,组织专家学者历时近一年共同完成了这一课题。
 
    课题以武当武术的发展情况作为典型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网络媒体检索和综合分析等方法,收集了大量详实的资料,用科学发展观,全面动态地评价了武当武术发展现状、趋势和前景,探讨了武当武术发展的依据、规划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与对策。课题论文提出《武当武术现状考察与继承发展对策研究》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主要有六点:是弘扬武术文化,丰富世界文化宝库的需要;弘扬道教“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发展,满足世界人民养身健身的需要;挖掘、整理、抢救、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武当武术自身发展和适应现代科学管理的需要;整合武当名山资源,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课题还着力从武当武术基础理论的研究、关于武当武术渊源的论述,关于张三丰创拳之说,关于道教、道家与武当武术的关系问题,道家思想与武当武术进行了比较深的研究。课题回顾了武当武术的历史,对武当武术的技术和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充分肯定了武当武术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同时对影响武当武术发展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提出了振兴武当武术的对策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创新领导工作,制定武当武术发展规划;抓住武当武术“以养生为宗旨”的本质特征,大力打造“中国武当养生功夫城”国际知名品牌;挖整抢救,加强理论研究,保护好国家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当武术;大力兴办武当武术馆校,强化管理,规范市场,大力培养武术人才;进一步加强武当武术“技术体系”、“文化体系”的完善与后续研究,突出特色研究、品牌研究,展现湖北十堰城市文化建设的特色;对武当武术进入学校与社区作进一步深入探讨与组织实施,推动武当武术文化的大众化、普及化、市场化;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多种形式高规格竞赛活动,创造“磁石”效应;大力普及、推广武当武术,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制定优惠政策,保障和鼓励武当武术发展;加大武术产业开发力度,与旅游业有机结合,促进快速发展等,从而为武当武术发展战略研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7武当武术发展战略研讨会,受到国家体育总局、湖北省体育局、十堰市人民政府、十堰市文化体育局、武当山特区管委会等高度重视,会议收到的论文之多,提出了许多好的决策依据,对武当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