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门古寺镇加强城镇建设繁荣农村经济

★ 当前位置: 首 页 >> 湖北民歌之乡――房县门古寺镇专栏 >> 新闻报道 >> 正文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1日6:37 文章编辑:青山
  中新社湖北新闻网十堰新闻频道12月11日讯(特约记者张兴成):近几年来,房县门古寺镇党委、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科技进步,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围绕构建和谐门古,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促进了山区面貌的改变,促进了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一个和谐繁荣的新门古正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为加强集镇建设,镇党委、政府每年年初班子成员都要召开城建工作专题会议,精心组织,合理安排,落实城建工作责任制,真正把城建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成立了城建工作领导小组,镇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城建、环保、卫生、工商、财政、公安等单位及各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制订了城建工作计划,签订了责任书,责任到单位,任务到人头,与党委、政府其他工作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二是健全网络。为了加强城建工作,加大环保工作力度,镇成立了专职环保队伍,治理脏、乱、差,确保集镇环保卫生,镇政府聘请了三名环卫工作人员,负责集镇环境卫生。各村、各单位明确了一名专抓城建工作的负责人主抓城建工作。从集镇到村庄以及镇直各单位、企业都配备了相应的环保工作人员,形成了环保工作网络。三是抓好督导检查。镇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的对集镇、各单位、各村的环保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集镇所有单位门前实行“三包”管理,集镇内杜绝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现象发生,始终保持集镇内的环保卫生,达到美化、绿化、亮化、香化。对破坏环境保护工作的现象及时查处,限期改正。同时,追究环保负责人的责任。四是根据十·五规划中城镇建设的目标要求,结合本镇实际,科学制定了《门古寺镇集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各村《村庄建设规划》,明确了思路,量化了目标,细化了任务,深化了工作措施。从而有效地强化了领导责任,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格局。五是建章立制。我们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卫生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摊铺经营管理制度》、《各类牲畜圈养制度》等,以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集镇居民,做到有章可依,初步形成了城建工作人人抓人人管的局面。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使集镇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观,人民群众十分满意。
    二、加大投入,提升功能,辐射全镇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乡镇能够得到长远发展的基本条件。门古寺镇党委、政府历来把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当作一件重要工作来抓。2005年以来,门古寺镇通过多种渠道吸纳资金560万元,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较大的改变了山区面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对镇中心的街道、垃圾箱、路灯、水电、通讯、广电等设施进行配套,硬化街道1600平方米,建垃圾箱38个,安装路灯46盏,修建下水道2100米,实施了水厂扩建和沿河大道开发,集镇区域扩大到2平方公里。投资1600万元,硬化通村公路127公里,全镇实现了水泥公路“村村通”。通过完善配套,集镇服务设施齐全,有中心卫生院、幼儿园、学校、文体中心、广播电视、电力通讯、邮政通讯等设施。
    2008年门古寺镇城镇建设工作根据年初县政府下达的任务书,结合本地实际,在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是继续加大集镇建设力度和集镇住房的开发力度,大力吸收外地及本镇群众进镇落户,截止本月初,集镇已有住户626户,3432人。2008年门古卫生院住院部的建成大大改善了病患者的医疗条件和环境;恒通公司门古交通管理站的建成畅通了门古的交通,理顺了交通环境。集镇内个人新增房屋38户120人,新增住房面积6100平方米,不仅增加了集镇人口,而且大大改善住户的住房条件。老房改造后使集镇有一个整体化一的感觉。个体老板左自海投入70万元建起了门古第一栋小别墅;沿河路的建成使农户建房急剧上增,现已基本上形成了沿河路一条街。投入资金4万元,购买香樟150株,对集镇街道进行绿化,投入25万元,兴建草池垭大桥引桥工程。
    二是在紧抓门古集镇建设的同时,狠抓秦口边贸集镇的建设。年初党委政府将秦口边贸集镇建设纳入领导工作的重要日程,加大对秦口集镇建设的投入力度。吸收外地到秦口集镇建房经商,本年度已有十余户竹山籍农户到秦口集镇内建房,并已搬进了新居,本村也有30余户建起了小洋楼,搬进了新居。村投入资金20万余元修建了300米下水道。
    三是村庄规划建设。2008年我们根据门古镇总体规划和2004年各个村庄和新农村规划,结合各村的实际,按照规划放线建设,实行联合办公制度,由镇分管领导高应杰带队,由土地、城建、村和县公路管理部门联合办公,能批则批,不能批坚决不能批,坚决按规划红线放线,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农户住房。新增门古狮子岩2个新农村建设示范小区,完善配套马家、月日、秦口、项家河、门古老街新农村建设示范小区;新建沿河路、新农村示范小区一处,建房28户,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新建了38个集镇垃圾箱。截止目前,月日湾、水晶寺、马家河、榔峪沟口、项家河、叶家河、沿河街、秦口村等都已形成了街道和农村标准居民点。
    三、强化监管,标本兼治,促进和谐
    为了加强环境建设,创建卫生文明乡镇,门古寺镇党委、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城镇街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先后出台了《门古寺镇集镇卫生管理操作规程》、《门古寺镇集镇街道管理办法》,加强集镇街道环境卫生安全管理,使集镇环境得到改善。
    为了确保卫生、文明乡镇创建顺利进展,营造良好氛围,镇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召开了文明创建动员大会,参加会议人员有镇直单位负责人,各村书记、主任、个体工商户,进行广泛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对创建文明、卫生乡镇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标语、宣传车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三是各村、各单位层层召开会议进行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了更好地加强集镇环境安全管理,治理脏、乱、差,镇政府成立了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镇、村、单位环保网络,印发了《致集镇单位、居民及个体工商户的一封信》,规范了集镇街道实施门前“三包”,推行“五个禁止”的管理办法。门前“三包”,即:包卫生,做到无垃圾杂物堆放、无乱扔瓜皮烟头、无污水污物、无乱堆乱倒、无墙壁上乱贴乱画现象;包秩序,做到街道无乱摆摊点、无乱停乱放、无乱牵乱挂、乱搭乱建、无占道经营、无聚众闹事;包绿化,即保证人行道上树木花草包栽包活管理,门前人行道地板砖的保护和维修,保证单位、店铺内植树,美化环境。“五个禁止”即:禁止在集镇街道随地吐痰、禁止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禁止随地便泌、禁止乱倒垃圾、污水、禁止在街道上打草晒粮及任意焚烧落叶、枯草和废弃物。同时,抓好督导检查,建立奖惩激励机制,由城建办牵头,公安、工商、卫生和卫生监督员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联合检查执法,开展一月一评比,对最清洁的单位和住户进行表彰,对不清洁的户第一次进行批评,连续两次以上不清洁的给予单位50~100元罚款,居民20~50元罚款,并记录在案,年终进行总评,对连续三次以上不改正还是不清洁的户加倍处罚,情节严重的,不服管理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同时追究环保责任人的责任。由于采取了有效管理措施,始终保持了集镇内的环境卫生,使集镇达到了美化、绿化、净化、亮化、香化。
    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逐步实现“农村集镇化、集镇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为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门古寺镇党委、政府确立了“工矿水电强镇、林畜菌烟富民”的经济发展战略,确立了“工矿水电强镇、特色农业大镇、商贸旅游活镇、和谐发展明镇”的目标。围绕这一发展思想和目标,全镇上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新农村建设稳步向前推进。一是林畜菌烟四大产业蓬勃发展。食用菌产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得到长足发展。2008年,全镇食用菌产业生产规模达200万袋,实现收入1000万元;建成以核桃为主的经果林3万亩,抚育改造耳菇林33万亩,新建速生丰产耳菇林2万亩;发展烟叶2800亩,实现产值400万元;大力推广“羊—沼—草”养殖模式,突破性发展以山羊为主的畜牧业,使山羊饲养达到6.6万只。二是工矿水电企业不断发展,先后引资项目达31个,签约资金达1.2亿元,建成电站21座,铁矿2座。四是全面实施村庄规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五改”(改路、改水、改厕、改栏、改房)“六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生活优化、居住社区化)为目标,积极推进村庄建设规划。现已建成月日、会子、狮子、门古、秦口、马家、沿河路新农村建设小区7个,硬化人行道49公里。全镇“一建三改”生态家园建设达2050户,占总户数的28%,今年已新建600户。新建自来水片网9个,农民集中供饮水率达70%。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