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乡望佛山下歌师歌王多

★ 当前位置: 首 页 >> 湖北民歌之乡――房县门古寺镇专栏 >> 民间文化 >> 正文
信息来源:湖北新闻网十堰频道 发布时间:2008年6月2日20:38 文章编辑:袁野
    位于房县城西34公里的门古寺镇,有座海拔1430米、群峰耸寺的望佛山,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民间文化积淀深厚,有鄂西北的民歌之乡和戏窝子之称。
 
    记者一行到门古寺镇采风民歌,正好赶上“门古寺镇民歌、故事会”,呈现出好一派“故事篓子歌布袋,翻山越岭赶歌来,赛来比去兴不休,过把歌瘾乐开怀”,宁人喜煞、陶醉的场景。
 
    “早晨来时雾沉沉,只听锣鼓不见人,双手拨开云和雾,一层锣鼓一层人”,这首民歌不仅形象的说明了山民爱唱民歌的风俗,而且通过歌词,“双手拨开云和雾”的拟人手法和豪情,展现出一幅“山民好歌的山水画”。
 
    “五句子歌来五句子歌,你的没有我的多,你唱文的我也有,你唱武的我也多,白天拿来(唱哥)当饭吃,晚上拿来(唱哥)当被窝,你看我的五句子歌多不多,我浑身都是五句子歌。”这首歌正说出了村民们喜爱赛歌过瘾,出口是歌,往往能唱几天几夜不馏现饭。
 
    “关关雎鸠往前走,在河之洲求配偶,窈窕淑女洗衣服,君子好逑往拢绣,姐儿见了低下头;参差荇菜水中摆,左右流之想裙衩,窈窕淑女我爱你,寤寐求之姐儿来,琴瑟钏鼓度情怀。”秦口村张绍详唱丧鼓歌也有一首唱诗经的:“走进山门往里走,叫我唱歌我也有,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家养女百家求,求到手了才罢休。”
 
    据门古寺镇党委书记、镇长刘庆涛和镇委副书记谭金红、镇党委宣传委员汪国贤介绍,房县门古寺镇,东临道教圣地武当山,西通川陕,南依神农尝百草的神农架原始森林,北临汉江堵河古庸国竹山。望佛山湘相传为真武大帝的始修处,属道教圣地。望佛山连延着房县西部的山区的门古、中坝、上龛、九道等西部大山区乡镇,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民风淳朴,人文景观历史悠久,有道教圣地望佛山、神奇卞氏璧传说出宝石地点的汉水第一大支流堵河源头的阴峪河、有秦大将白起占山古战场的秦王寨、马料沟;三国时的龙驹山;薜刚反唐故事传说的九焰山、会子营、贵子沟;王聪儿义军居住的白莲洞、红莲洞等著名景点,这里民间文化积淀深厚,有民俗文化、唐文化、神农文化、西周诗经文化、宫廷文化、流放文化、宗教文化、汉水堵河文化、创世纪文化、秦楚文化、古巴国、古庸国文化等等。这些古老的文化底蕴酿造出古老而优美的望佛山汉族民歌。望佛山民歌是一座丰富文化宝库,内容丰富,品种之多,有山歌、情歌、姐儿歌、劳动号子、丧鼓歌、生活歌、田歌、薅草锣鼓、打猎歌、采药歌等等。本人从1986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采集民歌,18年共采集民歌4000多首,计200多万字。这些民歌经省市专家的审阅及通过民间歌手现场演唱,认为望佛山民歌具有楚调、巴音、秦韵的音乐特点,那么,望佛山民歌从具体内容上讲有哪些特点呢?我经过综合分析,认为望佛山民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二、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三、旋律优美,唱腔独特。下面就望佛山民歌特点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全镇18个村,102个组,7220户,31371人,方圆400平方公里,有80多套锣鼓唢呐民间乐器,有民间艺人、民歌手5000余人,能唱千余首民歌的120多人,能讲i00个故事以上的有150多人,能吹30多个以上调子的唢呐手30多人,有很多“戏窝子”、“歌师”、“民歌王”、“歌布袋”、“故事篓子”。
 
    铿锵的锣鼓、悠扬古朴的民歌声,吸引我们来到了门古寺镇秦口福利院, “民歌王”李昌禄正和敬老院的老人们一块敲锣打鼓唱民歌娱乐。
 
    李昌禄,今年84岁,能唱1000多首民歌,表演150多部小戏,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民间艺人,是远近闻名的“歌布袋”、“皮影大王”。这是记者第3次采访李昌祿。一见面李昌祿就说我们也算老朋友了,记者问他身体好吧,还唱得了歌嘛?李昌禄连声说:“身体还好,还爱唱歌,今年来赶锣鼓场有几十场呢,别看我八十多岁了,有时遇农户家办丧打待尸,我还赶去一唱一夜到亮。”记者不仅惊呀地问:“您八十多岁了,哪那大的兴趣?”他说:“我唱了一辈子歌,就这个爱好。”采访中谈到传存民歌,李昌禄说我己84岁,毕竟年老了,我希望你们呼吁民歌抢救挖整,让我把一肚子的民歌和民间小戏奉献传承下去。
 
    在望佛山脚下,清清泉水流淌的杨叉河边,记者见到了手拿雨伞,一边放牛,一边唱山歌自乐80岁的“民歌王”何立刚。他能唱 1000多首民歌,曾获得门古寺镇望佛山民歌大赛一等奖。谈起唱民歌,何兴刚兴致勃勃地说,唱民歌以歌为乐,不仅精神乐观身体好,而且以歌育人,美德好,家庭与邻里和谐相处,不赌搏,文明户多。何立刚还感到欣慰地说,我家娶儿媳、孙媳和出嫁女儿,对方一听说是远近闻名的“民歌王”何立刚家庭,听歌知人品,一说就成。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民歌王胡元炳,住家胡家街村,14岁参加乡剧团,现虽己年近七旬,但仍然天天爱唱歌,他搜集整理有上千首民歌;项家河村孪生兄弟歌王吴乐兴、吴乐月,两人经常同台唱民歌,多次在县乡民歌赛上获奖。
 
    在门古寺镇,傅广典一行正好赶上镇上举行的“民歌、民间故事表演会”,各村的民歌手、故事篓子纷纷登台表演自己的拿手戏,整个会上洋溢着掌声和欢笑声。85岁的王天兰老人表演的民歌《十根帕子》,共有80句歌词,老人在台上一口气唱完,赢得大家热烈的掌声。被誉为“喇叭大王”的邓占奎,能吹70多种不同民歌的喇叭曲调;还有年过60多岁的邓发顶、刘帮英夫妇,他们不仅会唱多种音调的民歌,还会唱小戏、演奏民乐。歌手们一个接一个上台表演,听得人心花怒放,令人兴趣不休。
 
    现在都市时兴流行歌曲,山里人为啥喜欢传统的“土民歌”?曾有人这样问记者。在门古寺镇秦口村我们找到了答案。村书记王成祥告诉记者,全村728户3125人。虽然不少农户家里也有了电视,以及有些农民外出打工学了点流行歌曲,但取代不了乡土民歌,因为农村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需要乡土气浓郁的、鲜活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传统民歌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特别是现在党的富民政策使农民逐步富裕起来,农民在解决了温饱之后,需要文化生活,更需要“精神食粮”,以及过去农民负担重,群众见了村干部害怕催逼税费,近而远之,于群关系紧张,现在落实三农政策,取消了税费,干部通过“复兴”民歌,活跃农村文化,宣传党的政策,民歌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载体。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使间断了20多年没玩灯的秦口村,今年春节期间村里组织了60多人参演的春节花灯会,全村扶老携幼有2000多人参看,本镇和竹山县临近有9个村的村民赶来观看,还被巨峪、高塘等村租车接去演出,就连县大禹水电开发公司还派专车把村办花灯会演出队接去进行专场演出。这些节目,不仅有古老的传统民歌、采灯,而且将农村政策、村里公务公开、十唱镇村干部事迹等编成节目,群众看后无不称赞。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