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为财政 躬身实干写春秋

★ 当前位置: 首 页 >> 湖北民歌之乡――房县门古寺镇专栏 >> 民间文化 >> 正文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8年7月10日7:6 文章编辑:青山
扎根基层为财政  躬身实干写春秋
——记房县门古寺镇财政所支部书记蔡应和
高玉伦 张兴成
 
    “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这个似乎不平凡的誓言曾在不少人的口中、案头频繁出现,被人们不屑一顾;而门古寺镇财政所支部书记蔡应和却把这个不平凡的誓言作为做人做事的座佑铭去躬身实践,并被人们所广泛称赞,2007年7月1日被门古寺镇党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那是1985年5月,刚刚被分配到门古寺镇财政所的蔡应和,在走上岗位的第一篇日记中写下了“……扎根基层为财政,躬身实干写春秋……的”坚定誓言。他为承诺而兑现,一干就是24年。24年,在他的生命之中,虽然没有大起大落,但算得上是一条由黄金般岁月而铸就的长河——这位“老财政”先后当过征收专管员,包村驻队工作员、单位事务长、农税会计,直到“范进中举”,当上一名基层所的支部书记,他没有给大家搁过一句怨言,而是以躬身实干的英姿、洒向基层的汗水、勤奋踏实的脚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而感人的事迹。
从科学的眼光来观察,不难看出蔡应和的成长不是偶然的,其进步主要是做到了“三心人”:
    1.做学习上的“有心人”。蔡应和信奉“学习是工作之母”。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山区财政工作的需要,他用三年时间,认真学习了财经法规、税改政策、行政管理、时事政治及其他专业知识。做学习笔记达14万余字。在学习的基础上,提供了《门古五大财源建设的思考》、《税改过程中应解决的10个问题》、《招商引资壮大财源之我见》等12篇有份量的调研文章,促进了地方科学决策。他总是干一行爱一行,在平时的工作中,善于当有心人,不管是资料的收集或是数据的呈报,他都做到认认真真,从不马虎敷衍,对领导安排的任何一项工作做到有记录,有安排,有落实的具体方案和结果。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他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达到自我提高,能够扎实调研,认真撰写各类调研文章和通讯报道,2005年以来,各年度撰写刊登的信息、通讯报道都在20篇以上,其中有上国家级网站,省市级有关报纸刊物,为此蔡应和同志付出了许多心血和汗水。
    蔡应和同志能够在细微之处做好工作。他最大的长处就是虚心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脑。从个人笔记可以看出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针对他的工作笔记,财政局主要领导给了该同志高度评价,并说他所记录的工作笔录,记录全面,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并附有具体方案和措施,在全县财政系统有代表性,无意中的发现,凸现出一个普通财政干部平时的工作作风。
    二00七年五月份,全县基层财政系统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在门古财政所推行,这是财政局党委局委会对财政所各方面工作的鞭策和鼓励,为了把试点办成乃至全县基层财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实验田”,蔡应和不负众望,结合基层财政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际,精心策划,周密安排,潜心撰写和借阅其他资料,绞尽脑汁的组合相关内容,达到了各办公室设置合理,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内容新颖,廉政文化墙建设图文并茂,突出财政特色,具有创新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思路,最后通过全县观摩得到了局党委局委会的好评。
    2.做工作的“热心人”。蔡应和同志以满腔的热忱情注财政,心系基层,始终奉献在财政工作第一线,书写了一页页闪光的篇章。首先,他用足够的时间来保证工作之需。作为农民儿子的他,上有白发苍苍的老母,下有儿女,又属半边户,在单位从没有过正常的星期天和法定假日,据统计,他月均出勤在27天以上,其中下乡达18天以上。为这事妻子也曾多次埋怨,而又多次谅解了他。不少人说他这是“傻吊”。在单位,工作上的事情很多,不少人宁愿少一事,不愿多一事,躲个清闲自在,但他遇事就做,不分份内份外,直至圆满做好。别人逢假日回家休息,他还在为一件事情没办好而继续去做,因此,不少人讽刺他:“就是你的事情多”。税改后,乡镇财政所虽然不再是农村税费征收的主体,但涉及到惠农补贴兑现工作却反而增多了。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财政工作职能的转变,为了确保各项惠农补助资金能够及时、足额、安全的发放到农民手中,蔡应和同志富有远见的向党委政府提出,组建“门古寺镇惠农政策宣传队”,该宣传队由文体服务中心牵头,充分利用“民歌之乡”的人才优势,结合党在农村一系列扶农惠农的政策的落实兑现,通过老调新唱,自编自演节目随财政人员深入发放兑现点进行表演,使老百姓达到了财政补助资金与财政文化大餐共享的目的,此举在全市来说也是独创。
    平时乡镇或财政所的工作忙不过来,他能做到主动去做,即使职工个人请他代办一件工作,他也乐此不彼,好心人说:“就是你听话”。其实,他为了“工作责任感”,却付出了太多的艰辛。2006年该所为狮子岩村兴修河堤,他与所领导一起深入施工一线进行质量监管,时逢妻子生病住院长达16天,他都没能顾上到院探病,坚持在施工一线,当年为狮子岩村兴修河堤1700米,修筑滚水坝两处,受到镇政府表彰。他还充分发挥平时所学的知识协助所长工作,在加强内部管理、精神文明创建、镇村财务理顺、新兴财源建设等方面,既出谋献策,又积极实践,已成为门古财政所得力的骨干人员和所领导不可多得的帮手。
    3.做原则上的“狠心人”。蔡应和当会计多年,坚持“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脚”,严格执行财政法规,“慎独”办事,从不捡一分钱便宜。几年前,个别职工私下找他报销一个620元的条据,被他拒绝。2007年4月,有一位曾支持过他工作的某镇直部门负责人找他“变据为钱”,他说:“公是公,私是私,这事不能办”。因此,人们说他是不讲情面的“狠心人”。2006年初,鉴于其政治表现和工作实绩,县局党委、局委会把他提拔到支部书记的位置上,这位“十品小官”依然坚持原则,不违规办事;不以老资格自居,更加谨慎起来。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在门古财政所工作,从来没有“挪过窝”。陪过8位所长,比他参加工作晚的同志都陆续调进了县城,但他从来没向领导提起要调动的事。知道他秉性的说他务实,总是不声不响的干事情,还有些人讽趣的说“即使说是一棵葱、一蔸韭菜在一个地方不移一下也会连根不发旺,何况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工作时间长了会永远没有起色,为什么这么多年不向领导反映自己的情况。其实,他的家庭十分困难,有人劝他近水楼台为妻子谋一个职业,但他认为无论是一名共产党员,或是一名财政干部,利己行为是非份之想。直至今天,他从来没有向领导反映过家庭困难,更没有申请组织上为其解决什么待遇。
    在这平凡的岗位,注定了这个平凡的人。但在平凡之中,蔡应和因为“用心”而丰富成熟,因为“热心”而不愧良心,因为“狠心”而洁身自爱。他付出的太多,索取的太少,但他生活的很充实,实干是他的秉性,基层,是他的根基,愿他在不悔的路上越走越亮丽。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