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忧金花洞

★ 当前位置: 首 页 >> 十堰旅游 >> 十堰旅游 >> 正文
信息来源:十堰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4月28日5:39 文章编辑:青山
 
    4月25日,一个阳光明媚、春和景明的日子,我怀着无比兴奋地心情,来到了阔别20年之久的竹山县竹坪乡金花洞。但是,在参观完毕各处的景观之后,我的心情异常沉重,伤感、遗憾的阴云一直在我的心头萦绕,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20年前的金花洞,古木参天,茂林修竹,藤葛攀岩,花香鸟语。其间有月月红、香樟、青钢栗、野樱桃、白蜡树、檀香等名贵树木,山上四季常青。松鼠树上跳,锦鸡崖上蹲,蟒蛇林间驰,清泉石上流。土地神、财神或坐或立在山间的洞内,石狮子、石鼓点缀在庙前的场坪中,两块打造精美的长条石铺成的小桥是那样的精巧、别致和神韵,让你感受到了“小桥流水”的风情万种。八卦楼建在半山的绝壁之上,仰观峭壁接天,俯视头晕目眩,古人那非凡的创造力令人赞叹。洞中泉水叮咚,怪石林立,叫人目不暇接。山间云雾缭绕,宛若仙境。给人一种原始生态之美和神圣的敬仰之感,令人宠辱皆忘,心旷神怡。
    然而今天,虽然乱石铺成的路变成了水泥台阶,洞内也安装了电灯,让游人们上山参观旅游更安全、更方便。但是那乱石路两边,乃至周围大面积的山上的参天古木、林间修竹不见了踪影(50年难以恢复),长石小桥变成了水泥桥(俗不可耐),土地神、财神散落山下,头断臂缺,好心的香客们只好用红绸布将残缺的头臂包裹(令人伤痛),场坪中的石狮子、石鼓被贼盗走,一个也不见(永久消失),只有那燃放了的爆竹屑堆积如山(感叹之余又有几多的忧虑)。
    因此,笔者呼吁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在开发和利用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古代的文物、景观,对文物进行登记并妥善保护,不能让它流失。对古景点只能加固,不能更改原状,对残损文物进行必要的修复。在利用民俗文化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文明,严禁砍伐树木,对林间的枯枝败叶进行定期清理,注意森林防火。
    金花洞始建于明朝,宣统元年(1909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那奇、险、秀、特的自然风光和神奇美好的传说,吸引了多少外省外县的游客,也曾被《安康日报》、《十堰日报》、《今日竹山》报等多家报纸、网站报道过,还被有关部门列为旅游景点开发项目,进行招商引资。但是,如果我们不对文物进行必要的保护,对景观不是修缮而是改头换面,对原始森林任其砍伐,那游人们再到这里来,是看今天的矫揉造作,看满目的疮痍,看一片狼藉,还是欣赏那原始的文明和古代的崇高?真令人不敢想象也不敢苟同。(无名卒)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