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湖将使武当山接待能力增5倍

★ 当前位置: 首 页 >> 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专栏 >> 武当新闻 >> 正文
信息来源:湖北日报 发布时间:2009年6月5日7:24 文章编辑:青山

    编者按: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下,总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分为太极湖新区和太极湖旅游区两大板块,由管理服务组团、商业娱乐组团、生活居住组团和水上游乐组团、文化体验组团、休闲养生组团六大组团组成,重点建设旅游发展中心、武当国术馆、武当艺术馆、太极古镇、文化主题公园、山地运动公园、生态湿地公园、武当国际会议中心、超五星级文化主题酒店、老子学院、太极剧场、武当山旅游码头、游艇俱乐部、商业步行街、超市、太极湖学校、太极湖医院和高尚居住区等一系列生态文化旅游及配套项目,致力于发展为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2009年4月28日,在武汉举行的“太极湖论坛2009”,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春明代表省委、省政府高度评价“武当山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的规划建设,是武当山特区积极抢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机遇,以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科学理念,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谐发展的先进运作模式,精心规划和建设的又一项重大工程。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建成以后,将大幅度地提高大武当的旅游接待能力,极大地丰富和完善武当山的旅游产业链,有效地推动鄂西地区乃至全省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并寄语武当山太极湖“以国际一流的水准精心规划,组织一流的团队精心施工,加快太极湖生态旅游文化区的建设,以武当山旅游为发展龙头,以太极湖为发展引擎,整合山水、文化、旅游资源,延伸旅游产业链,形成旅游景观集群,打造集观光、休闲、文化、养生于一体的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把武当山、太极湖建设成湖北旅游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示范基地。”
  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由太极湖集团及其投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记者近日在武当山下太极湖畔,采访了太极湖集团董事长杨青山先生,在对话中深度解读武当山太极湖作为湖北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擎的和谐力量。

  记者:杨总您好!首先请接受我们对“太极湖论坛2009”的圆满成功表示衷心的祝贺。我们看到,这次首届太极湖论坛,无论是政策高度、立意解读、专家阵容、学术水准、思想价值,还是组织形式和社会影响力,都有力地推动了湖北旅游文化产业思想交流。对此,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春明给予了高度评价。请问杨总,您有何感想?
  杨青山:李春明部长的评价既是对十堰市、武当山特区政府旅游工作取得斐然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太极湖发展的鞭策和激励。
  湖北旅游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的资源优势,更具有坚实的政策优势和强大的后发优势。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太极湖的殷切期望,十堰市和武当山政府对太极湖项目的大力支持,正是我们加快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的强大动力。我们将以更大的信心,积极应对湖北加快生态文化旅游建设的大好形势,乘势而上,抢抓机遇,以“国际一流的水准精心规划,组织一流的团队精心施工”,又快又好地推进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

  记者:武当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湖北旅游的重中之重。我们很想知道,您眼中的武当山是一座什么样的山?
  杨青山:首先,武当山是世界级的旅游文化资源。从“大山、大水、大人文”的资源优势来看,我认为武当山事实上具备了“泰山+少林寺+千岛湖”的资源群叠加整合效应。所以说,由“武当山+太极湖”组成的大武当概念,是一个国际性的大概念,而不是区域性的小概念。
  其次,武当山乃至湖北全省的旅游产业,仍然有相当大的发展空白和提升空间。近年来,随着政策力度的加大和优化,交通瓶颈的陆续突破,武当山日益凸显后发优势。我个人觉得,无论是从资源禀赋、优势的排他性,还是从长远的带动性来看,武当山在“一江两山”战略中的战略支点和龙头地位,是三峡、神农架和其他旅游资源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从世界范围的发展趋势来看,全球性的体验式休闲旅游,已经逐渐取代原有的观光旅游。过去的武当山风景区,作为一个观光型旅游区的吸引物而存在,相对而言旅游配套还略显不足,“白天上山看庙,晚上下山睡觉”还是主要的旅游状态。未来的太极湖,既是武当山风景区旅游吸引物的补充物,也是一个独立的旅游吸引物。在扩大武当山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核心辐射作用基础上,再造一个旅游吸引物,既是武当山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太极湖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未来的大武当旅游格局应该是:山上以道教文化、古建筑群和山景自然风光为主,山下以太极文化、休闲养生和水上游乐为主,两者相辅相成,乾坤互动。
  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大武当的产业格局即将迎来空前的历史性机遇。

  记者:我们想知道,是什么因素吸引着您来到武当山?是什么原因促使您看好并扎根武当山?
  杨青山:应该说“武当的情结、商业的价值、承载的梦想、成功的条件”这四点,是吸引我到武当山做这个项目的主要原因。
  中国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武当情结,我在青少年时代就对神秘莫测的武当功夫心存向往和敬仰。随着事业的进展和人生阅历的沉淀,对生命价值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思考,我对武当道家文化思想的认同也逐渐加深。
  一个偶然的机会,直接促成了这个夙愿的实现。武当山优美神奇的自然风光、深厚神圣的道教文化、神秘玄妙的武当武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武当山特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宏大的项目规划,使我强烈地感受到:这个项目可以承载我所有的梦想,包括文化、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更值得欣慰的是,除了个人愿景的实现,还对社会有着较大的贡献值。
  随着政策、交通、投资等外部条件的进一步全面成熟,武当山即将迎来井喷式的发展局面。太极湖项目看似庞大复杂,却恰恰已经具备了完全成功的根本条件。太极湖项目提供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激发了我的创业激情。

  记者:这么大的事业,没有障碍吗?没有过疑虑和动摇吗?
  杨青山:有疑虑,但从未动摇。
  去的时候其实有很多疑虑,经过充分的SWOT分析,我们把该项目归纳为“好大难”。
  这样一个资源基础、发展时机、事业空间、未来前景各方面都非常好的项目,其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跨越领域之多,都远远超越了一般商业项目的概念。太极湖这样一个巨无霸的项目,给我们带来的考验是空前的。
  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好、大、难的项目,单靠个人力量是无法做起来的,不光是财力上还有对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综合考验,它必须是一个强大的联盟才能实现的,需要“资合”与“人合”的全面整合。
  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决定投资武当山。在这个过程中,武当山特区政府的合作诚意之大、办事效率之高,民风之纯朴务实,给所有投资伙伴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大大坚定了投资信心,直接促成了我们太极湖项目的快速推进和规模扩大,创造了一个效率奇迹:从我们第一次赴武当山实地考察开始,一个月实现签约;两个月实现公司注册并且第一期资金大规模到位;八个月就实现了全面开工建设。对于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项目和一个具有丰富经验并极其挑剔严谨的投资团队来说,这个奇迹尤其显得不同寻常。

  记者:如您所说,对于太极湖这样一个“好、大、难”的超级发展项目,需要的资金规模是十分庞大的。我们想知道,太极湖项目的开发,钱从哪里来?
  杨青山:我们对这样的一个百亿项目的理性分析,决定了投资渠道是稳定而多元化的。
  我们本着对项目的冷静思考,对投资人提出了三个入门条件:第一,认知武当文化;第二,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第三,具有较长期的资金沉淀能力。我们从具备条件的中欧EMBA校友中遴选了五家企业作为直接股东,涉及间接股东共四十多个,组成中欧EMBA武当山投资联盟,为太极湖事业奠定了长期良性运作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太极湖的投资模式,除了按大联盟模式实现资本募集之外,我们还使用了基金、上市等诸多金融工具。同时,创新性地分成三次招商:
  第一次招商,我们搭建了一个投资平台,就是武当太极湖投资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招商,即分组团招商。三次招商就是子项目招商。通过“平台-组团-项目”的三个层面招商引资,整合了各类资金,聚集专业人才,既有效实现了资本的快速积聚,也有效实现了风险的分散。在有效实现了专业的互补同时,还实现了效率的提高。一句话,就是产业积聚,资源整合。

  记者:这样大规模的项目群,跨越了很多领域,集合了很多资源,可以说是一个旅游文化产业的航母集群。那么太极湖将如何有效地实现管理整合?
  杨青山:我们采用了“一区两制”和“业务外包”投资运营模式。对政府主导的太极湖新区以BT模式建设,对市场主导的太极湖旅游区以托管运营模式,实现了“一区两制”。既大幅度降低了政府资金投入压力,也大幅度提高了整合资源的互补性和利用率,保证了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整体性。我们对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和财务管理等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业务外包”模式。

  记者:在这样出手不凡又充满创新精神的大手笔之下,未来的太极湖将是一个怎样的太极湖?您怎样定位它的事业价值和发展愿景?
  杨青山:首先,从发展战略定位来讲,太极湖致力于打造成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第二,我们的目标是做“冠全球之佳作”。我们希望能够整合各界力量,把大武当做成继东部华侨城之后,中国又一个具有里程碑地位的项目,成为中国旅游黄金版图中部区域的一颗璀璨明珠。未来的大武当,概括起来就是山上山下“一个文脉、两种体验”;很武当,又很国际;很传统,又很时尚;动静结合,山水仁智,天地和谐。
  第三,我们致力于建设成国家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理念,将是我们绝不动摇的底线。这种生态环保思想,不仅体现在我们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水一石的生态化,也体现在重视武当地区人文原生态的保护开发和弘扬提升。

  记者: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项目,对武当山和鄂西北地区,究竟有着怎样的社会影响?
  杨青山: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建成以后,将使武当山的旅游接待能力提高五倍以上,极大地丰富完善武当山的旅游产业链,有效地推动武当山旅游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同时,大幅度促进就业和增加税收。
  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建成之后,安排就业人数将达到2万人,可以说平均下来武当山地区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人在太极湖上班。同时,实现约30亿的年销售收入,这将会带来可观的税收。另外我们这次的规划用的是国际先进的生态、环保理念,对环境不但不是破坏,而且还是保护和提升,它的生态环境会随着我们项目的开发更多地得到改善。

  记者:我们注意到太极湖建设指导思想有“武当元素、国际水准、学术品质”的十二字方针。怎么理解这十二个字?
  杨青山:这是我们太极湖事业的一个指导性思想。
  武当元素是毋庸置疑的。偏离了武当文化的内涵,太极湖也就失去了灵魂。我们说“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前者是后者的思想依据,后者是前者的产业发展。博大精深的武当文化,足够我们解读几辈子,也足够我们赋予整个太极湖以无穷的想象空间和拓展空间。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太极湖这个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武当文化,我们强调武当元素并不是要机械地在太极湖复制武当文化。旅游的本质是差异化文化体验,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审美习惯和生活方式,因此我们要围绕游客审美和生活习惯,使用符合当今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表现方式来打造太极湖,而不是简单的复古和仿古。我们做的太极湖项目不是“行活”,而是要创造性地做示范和样板,不仅是要实现眼前的商业价值,更要追求再造一个文化遗产,这对我们的要求会更高。

 因此,我们当然需要通过学术理论的支持来实现。只有在充分把握武当元素的基础上,用国际化水准和学术品质解读历史,满足现实,迎接未来,恰恰体现了对历史遗产的最大尊重。应该说武当元素是“道”,国际水准是“术”,学术品质是“势”,这三者相辅相成。

  记者:武当元素实际上已经完全融入到太极湖整体事业的各个层面。这次太极湖论坛上《太极·二胡圣典》精彩章节的提前试听鉴赏活动取得了相当好的反响。由此看来,太极湖对武当元素尤其是太极文化的弘扬还有一个宏大的计划?
  杨青山:建设一个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是一个几年内相对短期的行为,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行为,文化则是永恒传承的,我们提出要着力打造“太极文化工程”。
  强调武当元素,不仅是在硬件建设上讲究“很武当”,公司员工文化修养要“很武当”,要始终心怀“仰望武当”的敬畏感和尊崇感,还要从软件的角度,抓住太极文化的核心内涵,不断地深入和扩大文化的渗透力。
  “太极文化工程”的打造,前期主要是做两张名片:一张是学术名片——太极湖论坛;一张是文化名片——《太极·二胡圣典》。太极湖论坛作为一个国家级的论坛今年在武汉举行了第一届,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明年将移师北京人民大会堂,并在适当的时候永久落户武当山,致力于发展成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学术思想交流平台。《太极·二胡圣典》通过二胡的阴阳二弦去演绎宏大的太极文化,综合运用古琴、笛箫、琵琶等经典民族乐器,并结合吟诵、女声、舞蹈、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将“诗、舞、乐、术”等中国传统经典艺术形式及现代舞台表现手法融合于一体,以国际化通俗易懂的视听语言传递给观众,打造一张“养眼、养耳、养心”的中国文化名片。
  《太极·二胡圣典》事实上是“小题大做”,因为二胡这样一个小小的乐器,做太极这样一个很大的题目,难度很大,是个极大的挑战。所以我们非常虔诚地来做这个事情,采用了“梦之队”模式,请了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导演陈维亚先生、中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陈军先生,也请了谭晶、濮存昕、沈培艺、吴京等著名艺术家。用陈导的话,团队用到了顶。
  我们认为只有用这么顶尖的团队,才配得上太极。我坚信,《太极·二胡圣典》一定会成为中国文艺界的创新巅峰之作。
  以圆明园纪念演出为例,我们在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纪念之际,选择这片特殊的废墟为背景,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太极·二胡圣典》的社会价值和思想意义。我们认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价值观的复兴重建,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代中国人对历史和未来的严肃思考。
  我们还要出资打造中国第一部太极文化艺术电影《太极》。这部艺术大片将由中央电视台高峰副台长亲自挂帅,聘请奥斯卡获奖导演执导,目前已经进入前期创作阶段。同时,太极湖集团还将与武当山特区政府共同出资打造九集人文电视纪录片《太极武当》,由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故宫》、《问道武当》原班人马创作拍摄,计划于今年底问世,继《问道武当》热播之后,再次在全国掀起武当流行风和太极文化热。

  记者:我们也注意到,太极湖不仅在文化工程打造上出手不凡,体现了国家水准,同时项目的规划设计,也请来了国际一流设计机构。这样做,是不是成本会增加很多?
  杨青山:发展武当旅游,要有国际化定位、国际化思维,也要有国际化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国际化管理运营机构。担纲我们景观规划的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美国易道公司,这是一家具有七十多年历史的老牌巨头,是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的主要景观设计公司。担纲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是中国建筑设计的国家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我们还将请全英国排名第一的设计巨头阿特金斯和著名建筑大师崔恺先生来设计太极古镇、五星级酒店和超五星文化主题酒店。

    前期的规划设计论证,这些著名机构确实拿出了不同凡响的成果,既可以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也大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提升了整体事业价值,实际上是降低了项目的战略成本。

  记者:这次太极湖论坛,武当山特区和太极湖集团与几家著名学术机构签订了一系列学术课题项目。太极湖这样一个产业项目,为什么要如此高度地重视学术品质?
  杨青山:武当山太极湖的生态文化旅游实践,必须与一流的旅游文化思想智慧有机结合。
  这次太极湖论坛上,由太极湖集团全资资助,武当山特区政府、太极湖集团分别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著名学术机构相关领域的学术领军人物签署了《武当山旅游发展战略》、《武当太极湖产业模式研究》、《武当太极湖品牌战略研究》、《武当太极湖社会影响评价研究》、《武当山民俗文化发展研究》等五大课题合作协议。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学术机构和课题加入进来。
  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不仅表现为规模大,内涵大,更体现为项目的立意高度和社会价值,以及对整个行业的产业示范性。以《武当太极湖产业模式研究》为例,既是创新机制和模式的一种总结,也是对整体项目产业价值的提炼。太极湖项目始终超越了一个简单的开发赚钱的低层面,而是一个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高度历史使命感、高度文化抱负感的综合事业。在这个问题上,学术不是作秀,既是实实在在的投入,也是实实在在的价值。
  我们始终对武当山心存敬畏,因此也始终约束自己在武当的历史上留下经得起考验的一笔。严肃的学术思考,能够帮助我们走好这一步。

  记者:这一篇壮丽的武当山水诗画长卷,什么时候能够完美呈现给世人?目前进展如何?
  杨青山: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将在三年内初步建成,五年全部完工。为了迎接未来大武当每年五百万人次的游客量,太极湖正在加紧建设,工程建设十分顺利,如火如荼,日新月异。
  再过两年,我们就可以在巍巍武当山下,泱泱太极湖畔,一杯清茶,一轮斜阳,坐看碧水青山,卧听涛声天籁。这一天,我个人也十分期待。因为那代表着我们对厚重的历史、生动的现实和辉煌的未来,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当年张三丰有一句神奇的预言:武当异日必大兴。我想,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建成,将是武当大兴的重要标志。(朱晶晶 余华)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