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思考

★ 当前位置: 首 页 >> 湖北民歌之乡――房县门古寺镇专栏 >> 民间文化 >> 正文
信息来源:湖北新闻网十堰频道 发布时间:2009年9月28日7:3 文章编辑:原野

房县门古寺镇人民政府  张兴成

  
    鄂西北房县门古寺镇,有着丰富的民歌、民间故事、民间小戏等民间艺术,全镇19个村97个组有80多套打击乐,12000人中有民间艺人9600余人,能唱千余首民歌120多人,能讲100个故事以上的150多人,能吹70个不同调子的唢喇手30多人,有很多戏窝子、歌布袋、故事篓子。2004年以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湖北日报、十堰日报对该镇民间文化进行报道后,引起各级领导及省市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李月红,北京大学副教授陈连山,省文联副主席李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傅广典,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鄢维新,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袁正洪、十堰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潘彦文等专家先后到门古寺镇采风,对门古寺镇民间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门古寺镇民间艺术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深厚,蕴藏量大,历史悠久。尤其是神农文化、诗经文化、流放文化、秦楚边沿交汇文化、汉水武当文化颇具特色。特别是民歌具有“楚调、巴音、秦韵”的特点,建议创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对古老的汉民歌、民间故事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提炼、包装,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让民间文化得以传承,重放光彩。那么,对于各级领导、专家学者的期望,我们怎样抓落实,怎样抓创建呢?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创建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民歌、民间故事、皮影小戏为重点,全面挖掘,抢救民间文化遗产,以人为本,培育一大批民间歌手、故事篓子、皮影王,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内容,壮大民间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兴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通过创建推出成果,通过立项,达到省级、国家级 “民间艺术之乡”标准,让门古民间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实现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镇党委、政府要成立创建民间文化镇工作领导小组,对民间文化镇创建工作履行“指导、协调、督办、考核”职能。各村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圆满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并力所能及地为民间艺人排忧解难,镇直有关部门通力配合,服务创建,各村明确一名领导专抓此项工作。要搞好民间艺人的摸底调查,建立健全民间艺人档案,以便掌握情况,组织活动,跟踪管理。通过“民间艺术之乡”的创建,进一步鼓舞士气,振奋精神,促进民间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二、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要广泛宣传发动,召开不同层次会议,宣讲创建“民间艺术之乡”的目的意义,使大家懂得,民族民间文化是民族的根基和灵魂。一个没有繁茂深固的文化根基的民族,是一个脆弱的民族,是一个经不起外来文化侵蚀的民族,是一个文化易逝的民族。民族民间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因其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和保护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根基,保护我们的文化“生态植被”。在此基础上,组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民歌演唱会、民间故事演讲会,通过民歌、民间故事大赛,赛出歌王、歌后,故事大王,并对优胜者给予奖励。镇党委、政府拨出或争取一定的经费,结集出版《门古寺民歌集》、《房陵锣鼓歌》、《房陵民间小戏》、《望佛山民间故事集》等,邀请省市县专家观摩评估,给予指导,争取立项,使面临消亡的民间文化得以抢救,传承后世。
三、巩固成果,发挥效益
    创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要把原生态民间文化资源与本地自然生态、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结合起来。一是要成立门古民间文艺家协会,向民间艺人颁发证书,并对重点歌手进行保护,每年给于一定的重点经费;二是在显著地点建民间文化镇牌坊,民歌楼、民俗文化展览馆等标志性建筑;三是确立5—10个民间文化重点村,在重大节庆时举办不同形式的民间文艺活动;四是实施民歌、民间故事等民间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六进”活动,使民间文化得到更有效更广泛的传承;五是发挥“民间艺术之乡”的品牌效应,结合望佛山、彭家湾祠堂、秦王寨等旅游景点,积极搞好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争取国家民间文化重点保护工程及其它重点项目,搞好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实施生态文化旅游兴镇战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作者系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