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在线 >> 正文
竹溪县司法局整合三大职能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1日7:34 文章编辑:耕夫
    十堰网10月11日讯(李耀武、李明明):近年来,竹溪县司法局积极整合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职能,扎实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有力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发挥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主力军的作用,筑牢“第一道防线”。一是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各司法所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两会”、五一、十一等敏感时期,加大排查密度,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以及重点人群进行专项排查,及时发现和掌控矛盾纠纷隐患,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目标。二是积极探索专业化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在水产养殖、消费者协会、市场、工会、交通、医疗、劳动、物业、外来人口等领域组建了专业性行业调委会,逐步增强专业性行业调解的工作力度,使人民调解工作贴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发挥法律服务在调解中的作用,引导群众妥善解决矛盾纠纷。以“调解优先”为原则,积极组织律师和法律援助工作者采取诉前调解、庭外和解和其他非诉讼手段,引导当事人消除矛盾纷争。鼓励律师通过担任村法律顾问和在律师所设立调解接待日等方式,参与物业管理、劳动争议等疑难复杂纠纷调解,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认真指导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参与处理信访工作,协助政府做好处理信访问题及群体性、敏感性事件工作,认真做好重大案件律师辩护代理指导协调工作,努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据统计,律师共接待上访30人次,解答法律咨询76件,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发挥法律援助工作保障民生的作用,消除矛盾纠纷产生的土壤。一是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活动,不断创新便民举措,县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通过为特定困难群众发放法律援助卡、对行动不便者采取上门服务、对特定案件当事人直接提供法律援助以及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查时间甚至先行受理、事后补办手续等便民方式,尽力做到应援尽援。今年来,全县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10余件,受援人总数200人,受理案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6%,12348法律咨询共接待来电、来访、来信360人次。二是探索建立法律援助舆情分析机制。全面收集法律援助咨询案件,法律援助案件,群体性、敏感性重大案件和特定对象权益保护四类舆情,形成分析报告,为党委政府及时了解群众诉求,掌握社情民意。三是健全完善法律援助网络体系。在全县15个镇乡和各行政村分别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法律援助联络点;突出在外来务工人员集居地、特殊领域的法律援助点建设,建立3个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工作服务点,在县妇联、老龄委、总工会、团县委、人武部、残联、法院、劳动局等单位设立了相应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接待点,实现了“一站式法律援助”和“半小时法律援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