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正文
毛晋平:一路蹒跚家访路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日8:25 文章编辑:耕夫
   
 
    十堰网12月2日讯(刘启明):人物档案:毛晋平,男,现年50岁,小学一级教师,湖北省竹山县官渡镇梁家小学二年级班主任。2008年6月,因意外不幸严重摔伤,导致右腿骨折,病后不到三个月,他想到学校无人代课,便一边治疗,一边强忍疼痛,每天坚持拄着拐杖为学生上课,这拐杖一拄就是一年。由于没精心休养,他的腿部至今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前言:家访58户、行程100余公里、座谈76人次、整理家访资料10000余字……这对一个身体健康的老师来说,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一个腿部有严重后遗症、走路蹒跚的毛晋平来说,他的执着与热情,折射的是一个乡村教师闪光的心灵。
    竹山县官渡镇梁家小学位于该镇中场村,全校151名学生来自中场、大溪河、马峪和楼房4个高山乡村,山大人稀,环境恶劣。在今秋开展的“课外访万家”活动中,毛晋平主动要求到最偏远的楼房村开展家访活动。楼房村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驴头山高耸入云,大部分地区至今仍没有通车,交通极为不便,加上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使原本就十分难行的山间小路变得举步维艰,稍不留意就有跌落悬崖的危险。这对有腿骨骨折后遗症的他来说,难度可想而知。
    五年级学生邓青山,家住楼房村五组,是本次家访中最偏远的对象。到他家需要一个多小时山区公路的颠簸,趟过四条河流,再翻越一座1000米的高山。这次家访之旅,让他真正体验了高山地区孩子们求学的艰辛。由于行人稀少,无人管理,沿途道路两旁的杂草和灌木半遮着路面,让人感觉到不是在路上行走,而是在草丛和山林中穿行,无数荆棘使他变得“伤痕累累”,雨水和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背。刚走出曲折的“羊肠小道”,又进入一片泥泞的的黄土路,路面滑得像抹了层油似的,真的寸步难行。大伙只好用树枝当拐杖拄着慢慢前行。经过近1个小时的艰难跋涉,眼看快要到达目的地,他突然脚底一滑,身子一晃,重重地摔在地上。他艰难地爬起来,看看沾满泥浆的衣服和双手,向大家扮了个鬼脸,风趣地说:“这才是真正的拜访呀”,逗得大家一阵大笑。
    楼房村像邓青山这样的学生有许许多多,在家访过程中,他不顾自己腿脚不便,坚持和大家一起走遍每家每户。
    在家访过程中,不论学生的家庭条件如何和家长的文化水平高低,他都主动亲切地与他们交流,向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增强家长送子女完成义务教育的意识,介绍学校近几年取得的成绩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学生在家的生活、学习情况以及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并认真做好记录,反馈给学校,作为学校工作的参考。赢得了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获得准确的信息。
    张晓雨、张晓勇(化名)兄弟俩的家境对他触动很大。用他的话说,就是“这俩孩子太苦了”。2008年,其父因尿毒症无钱医治而撒手人寰,三个月后其母又抛下三个孤苦伶仃的孩子离家出走,从此,兄弟仨就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跟着弱智的伯伯和年迈的奶奶过日子。张晓雨、张晓勇在其姑姑和邻居们的资助下已经上了三年级,小弟弟明年也到了上学的年龄。老奶奶向家访的老师透露,由于无经济来源,无力供养两兄弟上学费用,他们可能面临辍学。毛晋平当即和随行的老师一起做老奶奶的工作,鼓励她继续支持他们俩上学;另一方面表示将把她的家庭情况如实地向学校反映,学校一定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现在,学校为兄弟俩争取了生活补助,好心的老师还给他们捐赠了衣物,兄弟俩在学校学习生活踏实了,比以前进步了很多。
    弯弯的山路上留下了他蹒跚的身影,无数的足迹见证了他对工作的执着追求。在统一安排的家访活动中,他的足迹踏遍58户,行程达100余公里,收集了大量的宝贵信息。他白天走访农户,晚上还要拖着疲乏的身体对白天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及时把这些信息反馈给学校。过度的劳累使他腿部的疼痛加剧了,他简单地擦一点药品,咬紧牙继续坚持每天的家访。
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理想叫信念,面对大家的赞扬,他只是微微地一笑:“这只是我的本职工作”。
    后记:毛晋平,一个普通的农村小学教师,他这种兢兢业业、勇于奉献的精神,体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风范。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身处逆境不气馁,遭遇不幸依然忘我工作的生活态度,应该是我们许多人追随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