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中心 >> 正文
莫道桑榆晚 微霞尚满天——记竹溪县船丰村杨少友关心集体为民事迹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1年6月3日7:56 文章编辑:耕夫
    十堰网6月3日讯(秦志刚):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他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但是他默默的用自己的行动关爱着集体,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词和诺言。他就是竹溪汇湾乡船丰村一名老共产党员,他叫杨少友。走进杨少友,他朴实无华,多年的辛勤劳动已使他累弯了腰,现年64岁的他仍耕种着6.5亩田地,1亩茶园,家里还喂着两头猪。提及他的事迹,当地村干部和群众赞不绝口,他曾多次荣获县乡先进个人称号,面对荣誉他总是避而不谈,说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
    年轻时期的杨少友凭着自己的聪明能干,乐于助人的表现,被上级党组织培养成村干部,他1969年任村主任,1971年任村书记,1992年因身体原因离任。
    为官一任,兴地一方,这是他心中默默的誓词,上任伊始的他看到当时缺吃少穿的现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解决群众吃饭问题是他上任的第一件大事。当时人多地少,粮食缺口大,首当其冲的要改田置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在认准工作目标后,他组织干部群众采取夏、冬两季大会战的形式,轮流在各组开展改田置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他的带领下,短短的几年便取得改田置地200亩的成果,乡政府多次现场会在船丰村召开,由于田地面积增加,地力的提升,群众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没有停顿,没有满足现有的成绩,而是鼓足干劲,向下一个目标进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善学生读书难的问题又是他心中的一件大事,当时因无村级小学,大部分孩子要到乡中心小学读书,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是当时解决众多学生读书难的一项工作要求,为了解决当时建校资金和物资问题,他多次到汇湾河电站登门化缘,寻求资金帮助,并通过乡政府、管理区出面协调相邻的和平村投物投工的办法合力兴办小学。在他辛勤的努力下,船丰村完小从1985年动工,到1987年正式完工,并迅速投入使用,一举解决了150名学生就近读书难的问题。
    在为民办实事上,他是孜孜不倦,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也是轻重分明,组织让他干啥就干啥,干啥就干好,这也是他干工作的信条。当时为了开发水利资源,县委县政府决定在船丰村选址建设汇湾河电站,电站建设需要占田占地、迁移农户,做好群众工作是头等大事,也是一件棘手的难题,要做通群众工作,干部思想首先要通。一连几天的开党员干部会统一思想,然后安排干部白天黑夜分组开群众会,对重点对象户他不分白天黑夜入户与群众走访座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他的耐心劝导下,群众都发扬了舍小家为大家精神,短短一个月所有移民户妥善安置到各组,确保了汇湾河电站建设从1975年动工到1979年顺利完工并顺利投产发电。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就是坚持做一辈子好事,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这句话在杨少友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诠释,1992年由于身体原因杨少友向组织提出申请,要求把岗位让给年轻干部,得到了准予退休的他仍默默的为集体分忧解劳,为群众兴办实事,发挥着一名无职党员的作用。
    1993年,为了解决本组群众吃水难,他到当时的水管站请求单位扶持水泥、水管物资,请技术员勘测设计,吃住在自己家里,没向群众要一分钱,他组织群众出工投劳挖管槽,拦沟扎档建了一个20方的水窖,把自来水引到农户家,人饮工程从当年10月份开始,历时1个半月工期,到年底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提及此事,本组身患关节炎行走不便的农户谭国清老两口非常激动,自从吃上自来水后常常感念杨少友的好。
    为民办实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解决群众饮水难的问题后他并没有闲下来。杨少友住在船丰一组,地理条件差,当时全组23户92人走的都是“毛狗子”路,生产生活物资用品都得靠肩挑背驼,他在心里思忖一定要修通一条路,改变群众生活环境。他没有向村集体伸手要这要那,他拖着残疾的身体在2002年冬季快速完成乡级义务工大会战后,组织群众捐资投劳修路,他带着群众代表从测路开始、制定修路方案。1.5公里长的路要修3米宽,中间有石方、人力有限、物资有限、工具简单,还要平均合理分配到每个农户,用工就得5000工。这些困难和问题没有压倒他修路的积极性,遇到硬石方要打炮、要请设备、要花钱,他组织群众捐资800元,对于当时经济水平不算是一个小数;要购买设备的钱没有着落,他瞒着老伴用卖猪、卖药材积攒的480元钱买了两对车滚子,当时家里十分困难,自己还要治病,事后老伴说他傻的很,又出钱,又出力,又得罪人,面对老伴的埋怨,他总是嘿嘿一笑:“谁叫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没有爆破物资他找到乡政府找领导请求支持,到农业部门请求赞助,在他的精神感动下,乡政府和农业部门为他解决了400斤炸药物资。万事开头难,修路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看到难度大有的农户持怀疑态度,本组农户赵直雨开始时担心安全事故,担心土专家测的路陡了通不了车,并给其他农户做反对工作,看到这样他耐心的给这些农户做工作,并以实际行动感动着这些农户,后来赵直雨这户任务完成的最好、最快,路通后并积极的维护车路。
    土地占补问题的处理也是修路中的一件大事,为了平衡关系,他采取占田“占一补三”、占地“占一补一”的办法,从村集体退耕还林面积中给予补偿,化解了占地补偿矛盾。对修路中的硬骨头路段,他组织党员啃硬骨头,在修路中他又当指挥长又当施工队员,和群众早出晚归,战斗在一起。由于精心组织管理,整个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各农户修路的进度保持了平衡的状态,为合理解决工时矛盾,他采取每年投工三期,年投工1300个的做法,既保证了农业生产又保证了工程进度,经过3个年头的集体会战,2004年冬季路终于修通了,通车的当天10辆满载煤炭的小三轮通达到各家各户,杨少友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他是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他处处为集体着想,积极为村上排解社会矛盾。前两年本村外出务工青年听到本县龙坝水库、石庙子电站对移民都做了后补待遇,没弄清事情原委的青年便回乡伙同本村汇湾河电站移民户准备商讨集体上访,到县上要说法,一时间群众情绪起伏很大,想到他在群众心中威信高,村“两委”请他出面做群众安抚工作,他没有推托,积极协商化解办法,最后组成以他为首的群众代表到县上咨询政策,了解到政策真相后,他及时的给群众做工作,平息了一起即将发生的集体上访事件,稳定了群众的情绪。
    对集体事业他满腔热情,对困难群众他满怀爱心,为他们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看到本村三组农户陈邦秀缺衣少被,他及时到乡民政办反映,为他争取解决了一床被子;本组农户谭国胜住房又窄又小又破旧,他联系卖房户李茂明以最低的价钱600元钱买下了三正一偏的住房,同时在农忙季节,主动为他家帮工,不要任何酬劳,为增加他家经济收入,主动联系在外的包工头,让他儿子出门打工挣钱。
    点点滴滴都是情,杨少友以他一名共产党员的情怀,热爱集体、关心集体,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他的事迹激励着、鼓舞着更多的共产党员,普写新时期弘扬共产党员先人后己和先锋模范作用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