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正文
房县建立对机制甄别救助对象确保应保尽保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1年8月30日8:20 文章编辑:张炳华
    十堰网830日讯(何猛):近日,笔者从房县民政局获悉,近年来,房县民政局逐步与公安、车管、财政、银行、房管、人社、居住地等单位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平台,对社会救助对象的户口性质、家庭人口、身体状况、劳动能力、收入状况、住房情况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比对,有效地破解了社会救助家庭收入核实难的现状,促进了城乡低保的规范化管理,确保城乡贫困对象“应保尽保”。

——与公安部门建立人口信息比对机制。每年5月县低保局将各乡镇上报的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的救助信息,传送到县公安部门,户籍科根据每个救助对象的基本情况对照全国人口信息网比对户口性质、家庭人口、文化程度、身体状况等情况,在7月底,将比对情况进行反馈。人口信息比对机制的建立,有效地纠正了“拼户保”、“分户保”等违规现象,也为县、乡、村综合评定家庭收入,科学合理划分救助类别,提供了有力参考,特别是对五保对象年龄与劳动能力的甄别,为今年的五保对象清理清查提供了重要要依据。今年,通过人口信息比对机制,纠正城乡低保“拼户保”和“分户保”121347人,调整保障类别7452761人,清除不合标准的五保对象125人。

——与车管部门建立机动车辆信息比对机制。县低保局根据每年低保入户核查和群众反映情况,对全县城乡低保对象进行筛选,将城乡低保三类对象和群众反映超生活标准的对象与车管部门进行比对,当年购置摩托车和家有小轿车、客车、货运汽车的由低保局直接取消低保救助。机动车辆信息比对机制建立以来,清退当年购置摩托车的城乡低保户13户,家有私家车的4户,有效地杜绝了开着轿车吃低保的现象。

——与财政部门建立行政事业身份比对机制。县低保局与县财政编制公开网进行对接,对城乡低保对象的家庭成员信息进行比对,清查城乡低保对象家庭成员中是否有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农村低保对象中享受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优惠政策,以便准确核定救助对象的家庭收入。2009年以来,通过财政编制公开网清理清查城乡低保对象家庭成员中在行政事业单位上班的共43人,其中37人经核算已超出了城乡低保标准,被取消低保救助。

——与银行部门建立信用信息比对机制。城乡低保金代发银行根据县低保局提供的救助名册,重点比对救助对象的个人存款、银行信用等级、救助金是否领取及时等情况。县低保局根据代发银行比对信息,对个人存款超过家庭年低保标准以上的对象取消低保救助,银行个人信用等级较差、低保金领取不及时和不能开户(一户多存折)的家庭进行重点核查。今年,我县通过银行信息比对机制查出48户救助对象瞒报家庭收入,并且实际生活水平已突破我县城乡低保标准,从71起,被取消了城乡低保救助。74户因银行信用等级较差,被重新入户审查,38户调整了保障标准和类别,46户因一户多折,存款突破年低保标准,而未能批准城乡低保救助。

——与房管部门建立住房信息比对机制。房管部门依据低保局调查的城市低保对象的住房情况,对无房户每年放发800元住房补助。低保局根据房管部门的房产证、建房手续等信息,比对城乡低保对象中的三年内新建住房或购买商品房和一户多房、门面等房屋情况,确定是否超出城乡低保标准,及时清退超标对象。

——与人社部门建立就业比对机制。人社部门根据县低保局提供的城乡低保救助对象花名册与县人社部门管理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职工花名册进行比对,离退休干部职工家庭无重大致贫原因,不得享受城乡低保救助。同时,劳动就业部门也将比对居民就业信息,进一步确定城乡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为按标施保奠定基础。从2009年建立就业比对机制以来,查出离退休干部职工享受低保救助的145426人,经过进一步入户核查取消了140413人的城乡低保救助,有3261268人也因家庭收入发生变化而被调整保障类别。劳动就业部门每年为城乡低保对象提供就业岗位均在3400人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城乡低保的规范化管理。

——与居住地建立个人生活水平比对机制。我县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要求:“城乡低保对象必须诚信守实,定期申报家庭收入”。居住地村(居)委会,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召开“一会两票”(党员代表投建议票,群众代表投表决票)会议,对个人提供的救助信息进行比对,将超出城乡低保标准的对象清出保障范围。从2009年开始,个人生活水平比对机制成为全县城乡低保管理的基本制度,是防止人情保、关系保的重要举措。每年,全年1.2万城市低保对象和4.6万农村低保对象都必须经过居住地召开“一会两票”会议认定,并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无异议后,方可纳入救助范围。

    据悉,“七大”比对机制甄别救助对象的制度得到县委、县政肯定,已将民政救助信息比对机制建设纳入社会救助管理的重要内容,明年也将与工商、税收等部门建立收入比对机制,进一步搞好公安、车管、财政、银行、房管、人社、工商、税收部门搞好网络对接,建立社会救助信息比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