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正文
竹山县深河乡“统分评模式”破解乡村道路养护难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2年2月29日8:6 文章编辑:胜蓝
   十堰网1月29日讯(夏朝阳、王虎): 27日,深河乡2011年度农村道路养护考核及护路员工资兑现工作全面铺开,真正做到群众满意,百姓放心。自2011年以来,该乡用“统一管理,分散承包,群众评议”的管理模式,有效破解了乡村道路养护点多面广、因缺资金或管理不到位等难题。
    创建班组统一管理。深河乡负责养护的道路有130.8公里,其中乡道55公里,村道75.8公里。近几年,随着外出好就业,县内工人工资普遍涨价等形势影响。不少村道几乎失管,只有到了实在“行不通”时,村里才组织人员搞突击。而55公里的乡道,虽说也雇了四五人养护,但因为人手少、线路长、工资低等原因,养护工人没干劲,管理部门缺底气,乡村道路的养护只能是在一种“应付”状态下徘徊。从2011年开始,深河乡党委、政府把乡村道路纳入“大交通”盘子,并按乡、村道路的不同标准下拨养护资金。自那时起,深河乡公路养护办对如何用好养护资金,也感到责任重大。年初,乡公路养护办工作人员经过深入的调查了解,权衡之后,选择采用“统一管理,分散承包,群众评议”的管理模式,即全乡组建一个乡村道路养护班,对本乡范围内59名道路养护人员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考评。同时,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乡公路养护办还根据路段、里程和管理难易程度的不同,制定出具体的考评细则。
    全乡养护人员组成一个道班,除了便于集中管理和考评外,还有利于集中培训、增添设备和统一调配。去年,春夏季持续干旱,秋冬季多阴雨直接影响乡村道路出现40多处塌方,有2个村的交通中断。紧急时刻,乡里及时把全乡59名养路工集中起来统一调配,用最短的时间抢通了所有的乡村道路。
    分散承包路效挂钩。深河乡130.8公里的乡、村道路,分布在乡政府所在地的四周。从便于管理、养护的角度出发,该乡又把130.8公里道路,划分为8个片,每片各设一名小组长。为了强化监管,该乡还推选了有经验、有管理能力的王虎担任道班班长,具体负责全乡59名养护人员的日常管理。由于乡村道路都是通村通组的路,原则上是通往哪个村组的路,就由哪个村组的村民来养护。这样,在日常养护工作中,则是以“分散承包,各负其责”的方式进行的。不过,这个“承包者”不是哪一级或哪个人说了算,而是每年初,经过户代表和村民代表会议层层推选出来的。一旦养护人员和养护路段的关系确定后,乡公路站就要与养护人员签订正式劳动关系协议。年底,乡政府组织专班通过看现场、查阅记录、访群众等方式进行考核后兑现工资。茅坝村的王世周、王勇兄弟俩,今年承包了4.6公里乡道和7.8公里村道的养护任务。按照年初与乡公路站签订的协议,今年乡村道路的年养护费标准比去年有所提高。由于待遇提高了,他觉得自己养好路的担子也更重了。因此,一年到头,兄弟俩除了种3.8亩口粮田,其他什么赚钱的活都没做,把心思全花在了那10多公里的乡村道路上。因为采取路效挂钩办法,决定他们能拿多少养护费,完全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层层把关路净沟清。目前,深河乡乡村道路养护费,主要采取上级交通部门拨一块、乡里“以奖代补”出一块、村里自筹一块的形式统筹解决。
有了钱,又有了人,关键还得有个好的考评机制,才能用好钱、管好人、养好路。为了实现这个初衷,深河乡除了在集思广义基础上,制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考评标准外,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考评机制,也就是小组长、班长、乡公路养护办 “四级考评”机制:每个月由小组长对本组各路段的养护情况进行百分制考评;每个季度又由班长组织4个小组长,对59名养护人员所养路段进行一次季度考评;乡公路养护办根据季评情况,组织班长、小组长对季评结果进行抽查,以检测考评的真实性;每半年,分管领导组织专人又对乡村公路养护办例行一次全面检查,平时随意走访群众,征求群众对公路养护是否满意。如此层层把关得出的结果,作为发放养护人员工资、奖金的依据。井泉村的陈刚,既是小组长,又承包了2.3公里乡道养护任务。他说,不管是月评季评,还是乡里的抽查检查,每次都是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一同上路,哪里有问题要扣分,要有理有据,让承包者心服口服。通过这个机制来考评,没有任何情面可讲,要想打优秀多拿钱,只有每天老老实实地上路干活,把属于自己的“责任路”养好护好,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
     深河乡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统、分、评模式”养护机制,对提高乡村公路的养护质量确实很管用,基本杜绝了乡村道路脏乱差,无人问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