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综合分类信息 >> 文学园地 >> 正文
忆家乡的春节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2年2月3日8:55 文章编辑:耕夫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耳熟能详的年歌唱出了中国春节的基本习俗,同上勾画出了一幅人们忙忙碌碌准备过大年的热闹景象。2012龙年春节已渐渐远去,但家乡人过年的场景却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我的家乡是位于鄂、陕、川三省交界的一个小乡村,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像个世外桃源。家乡的春节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作为一个以农民为主要生力军的小村庄,一年四季人们都在忙碌着。到了农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人们才放下手中的农活,开始迎接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的来临意味着整个春节庆祝活动开始啦!家家户户开始置办年货,从小年到除夕前一、两天,是街上最热闹的时刻,也是各个商贩生意最好的时候。集市上人声鼎沸,川流不息,大家都忙着置办年货,吃的、穿的、用的样样俱全。走在路上,随处可见满载年货的货车、摩托车、乡村特有的背篓、脸上写满幸福的行人,好一道乡村过大年的风景。“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家乡的也有这两项习俗,等到家里的年货差不多置办齐了,人们便开始在家忙碌了。腊月二十五左右,全家动员把屋里屋外彻彻底底清扫一遍,使家里的面貌焕然一新,来迎接新年的到来。“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家乡人的这些习俗与歌谣中稍微有些出入,到了腊月二十七、八,人们便开始准备春节期间的食物了,炖大肉、杀公鸡、磨豆腐、做汤圆、酿米酒、包饺子……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一年中最后一天也是最忙最热闹的一天——腊月三十(有时是腊月二十九)终于来临。一家人一大早便忙开了:爸爸妈妈张罗着准备年夜饭;老人们负责准备祭拜的东西;孩子们则忙着贴春联和悬挂灯笼。办年夜饭是有讲究的:炖肉的时候必须要有猪头和猪尾,预示着来年办事“有头有尾”;餐桌上一定要有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年夜饭一定要丰盛,各种菜肴摆满桌子,表示来年“样样都有”;蒸米饭时要把锅盛满,这代表来年才是“丰收年”。吃年夜饭时也是有讲究的:吃饭时不要急,吃饭时间拖得越长越好,一般都会持续一、两个小时,这代表来年的日子会“财源滚滚”;不能汤泡饭,这样来年才能“风调雨顺”。吃完年夜饭,一家人就会围坐在红通通的火炉边聊天、看春晚或是进行其他娱乐方式。“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说的是大年三十晚上的火一定要旺,正月十五晚上的灯一定要亮,这象征着来年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所以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火炉中的火一定是一年中最旺的。
    接着便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天。在这天的清晨,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烟花爆竹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家乡人称之为“出天星”,而且烟花爆竹燃放得越早越响就预示着新的一年越健康、平安、兴旺。大年初一到初三是出门拜年,走亲访友的时候,家乡人的拜年方式“与众不同”:拜年时,客人不必送礼品,只需拿一挂鞭炮到主人门口热热闹闹地放上一阵儿,然后向主人道声“新年好”就行了;而且拜年不光走亲朋好友,如果时间允许,街坊邻居和一般的朋友都会互相拜访,共度佳节。大人们在一起聊聊天、打打牌或者干脆在在阳光下晒晒太阳;小孩们则聚在一起放鞭炮、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
    非常喜欢家乡这种简单、朴实而又充满年味的过节方式,人们不必为春节送礼而煞费苦心,无须为过年额外的花费而劳心费神。在外几年,无论离家有多远,无论回家的路多么坎坷,每逢春节我总会千方百计赶回家和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一起过年。按理说,城市里那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五彩斑斓的烟花、高高悬挂的大红灯笼、眼花缭乱的春节吉祥物、酒店里丰盛的年夜饭、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这一切应该更有过年的氛围,但是能牵动我心弦,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家乡那充满乡土气息的春节。
    (作者:竹山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