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3月8日讯(代全辉):“我虽然长期创业在房县,但我确有一个无比温暖的家,这次协会帮助我度过经营上的难关,协会是我们外来务工人员的娘家啊。”3月6日,在房县城关镇房陵大道从事小百货商品批发的福建籍老板卢军开完房县个私协会组织召开的外来党员生活会后说出了一番埋藏很久的心里话。 近年来,随着房县十房高速、北城万亩工业园、南部新城区、等9个重点项目的规划实施,该县外来劳动力也随之大量增加,外来流动党员的流入也呈上升趋势,目前该县有外来流动党员有968名,由于外来流动党员受其自身特点的影响,存在着身份核实难、教育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该县个私协会积极发挥协会党支部为务工经商流动党员的接纳归属作用,着力打造四项工程,有效地推进了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 实施“安家”工程。在全县各乡(镇)以个私协分会为依托,全部建立了流动党员党支部,提供组织归属服务,使每位外来流动党员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家”。如军店镇个私协分会为8名浙江籍长期战斗在谷竹高速公路上,却无法根据工作地、居住地落实组织生活的外来流动党员成立了流动党员党支部,定期组织活动,实现了外来流动党员“接受教育在个私协会,发挥作用在社会”的目标。 个私协会实施“上证”工程。在开展外来流动党员动态排摸工作的基础上,由县个私协会牵头实施外来流动党员的政治身份集中函调工作,建立了“双向”联系制度,努力提高流动党员的持证率。去年以来,全县个私协会共发函调信187份,甄别出“假冒”党员21名,代发《流动党员活动证》687本,使外来流动党员持证率达到了70%。 实施“一卡通”工程。针对外来流动党员异乡打工困难多的实际,按照“要管理先凝心、要管理好先服务好”的思路,联合教育、劳动、司法、民政、工会等部门的服务资源,实施了外来流动党员服务“一卡通”。通过求助热线的形式向广大外来流动党员提供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劳动维权、子女就学帮扶等项目。目前全县县乡(镇)两级个私协会帮助解决外来流动党员的诉求102人次,其中子女就学帮扶13人次,职业介绍32人次、劳动维权41人次,其它16人次,有力地增强了当地党组织对外来流动党员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 实施“反哺”工程。通过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引导他们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如环城路个私协分会与现在十堰、襄樊、上海、武汉发展创业的徐辉等6名外出流动党员进行结对,定期寄送学习资料,加强联系交流,开展服务指导,去年以来,发动外出流动党员捐款造路、扶贫帮困,累计资金达26.7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