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心 >> 正文
竹溪县“退耕”天地新 “林改”护航程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2年6月21日7:57 文章编辑:耕夫
     十堰网6月2 1日讯(明安梅):竹溪地处秦巴山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与庄园”,吃山养山是民生之本。由于林业是大农业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一项具有特殊功能的公益事业。因此,多年来该县决策者大力倡导“兴山富民”,建设“绿色竹溪”,坚持以林业改革为动力,为生态退耕还林保驾护航,旨在把“山穷水尽民贫”变成“山清水秀民富”。
    改革开放实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山林以来,特别是实施生态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竹溪林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绿色生态家园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旋律。据统计,近年该县累计完成工程造林29.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7万多亩,天然林保护面积达300多万亩,5个湿地林业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到460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县国土面积3310平方公里的14%。森林植被覆盖率由33%提高到80.4%,活立木蓄积量增加到1088万立方米,名列全省首位。退耕还林效益评估,年保土、保肥、增水价值4600万元以上。
    竹溪县在推行乡村集体荒山林地有偿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经营的同时,针对高山边远农户缺资金、缺技术,无力绿化荒山等问题,大胆改革创新,试验示范“国有林场扩张兼并农户”新体制,将高山边远荒山林地连同村组农户“一窝端”,就近划拨给国有林场或新组建的国有林场,并在国有林场内部推行“国有、集体、家庭、股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体制。全县国有林场由3家发展到8家,经营面积由原来5万多亩扩大到66万亩,占全县林地总面积20%以上。就近吸收2300多家高山农户8160多名农民带土地、林地、耕牛、劳动力资源进林场当林农,与国有林场的先进技术、营林资金、造林管护经验等要素最佳组合,优势互补,既壮大了国有林场规模,又促进了荒山绿化和林农脱贫致富进程。国有林场运用自身优势,组织林农退耕还林和工程化、规范化植树造林,实现林地绿化率94%以上,成为全县林业绿化和退耕还林示范主力军,受到前来视察的国家林业局领导肯定。
    竹溪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2007年开始启动和完善,按照还山、还林、还利于民的要求,目前已确权到户284万亩、12万宗林地,占应确权面积的83.6%,20多万农民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极大地释放出林地蕴藏的巨大潜力,呈现出森林资源成倍增加、农民群众连年增收、林业经济持续增长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