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网1月14讯:竹溪县水坪镇以建设“生态竹溪、能源竹溪、人文竹溪、宜居竹溪”的桥头堡,以推进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镇建设为契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起点,以“学习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使全镇各项工作蒸蒸日上,主要工作取得“六个突破”。
——特色产业建设有突破。2012年来,水坪镇坚持把特色产业建设做为全镇产业建设的中心思路,新发展了核桃基地10000亩,茶叶基地3000亩,金银花基地3000亩。截止2012年底,镇党委、政府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精心打出“茶叶”、“蔬菜”、“畜牧”三张牌,有效拓宽了农民和集体经济的增收渠道。全镇以前进、塔二湾茶场为龙头,以25个村级茶场为基础的茶叶总面积达到2.6万亩,茶叶产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人均茶叶收入达1800元以上;培植500亩以上的蔬菜专业村12个,新建水坪街生姜种苗基地200亩,在阎家坝、水坪街村发展生姜500亩,全镇蔬菜基地面积突破1万亩,菜农人均净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依托新科牧业、顺旺牧业等大型养殖企业带动,培植了以黄龙、漫液为主的10个生猪养殖专业村,积极扶持星成牧业“双千工程”建设(1000头牛、1000只羊养殖基地),畜牧产业得到突破性发展;集中连片发展以核桃、二花、柚子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2.3万余亩。
——生态建设有突破。2012年,水坪镇立足国家和省市区域战略定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全力促进生态、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和同步发展。按照建管并重,保护优先的原则,把生态保护放在生态建设的首位。积极实施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稳步提高森林生态效益。切实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为契机,创新土地经营权模式,切实加强国土资源的科学利用与依法管理。2012年,全镇荒山造林2000亩、石漠化治理2000亩、600亩高标准苗木基地。
——新农村建设有突破。2012年,结合谷竹高速公路拆迁,积极探索“迁村腾地”新举措,规划建立集中居住点,建成了漫液高速公路移民小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设住宅美化、道路硬化、周边绿化、环境净化的现代居住示范小区,形成了以小区为特色的村庄布局。
四、招商引资有突破。从2007年以来,水坪镇就把建设竹溪县“第二工业园”作为工业强镇的重中之重提上议事日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效益招商、高标准管理,全面构建以县工业园区为龙头,金铜岭和胡柳树两个特色工业小区为骨干的工业发展网络,全镇工业经济呈强劲发展态势。目前,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4家,2011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0.5亿元,实现税收1500万元。随着瑞祥花炮厂、合泰建材、良才建材等一批骨干企业的逐步壮大,水坪镇已初步形成了以有机绿茶加工、花炮生产、新型建材、化工生产为主的四大工业体系,水坪镇也因此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工业强镇。
——项目建设有突破。2012年,水坪镇紧抓全县“项目建设年”的良好机遇,重点推进两个百亿产值工业园区(人福产业园、金铜岭产业园)、两个商贸物流(鄂渝陕商贸物流城、小商品城)、两个片区建设(前进片区建设、大石门片区建设)、一个星级酒店(海南亚之洲)等重点项目建设。
——党的建设有突破。一年来,党委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完善制定了《镇党委领导班子制度》有效推进了分工责任制;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统领,扎实推进“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认真开展“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建工作统筹推进;结合大石门片区建设,为了便于统筹管理,在大石门片区范围内(大石门村、东沟村、黄龙村、胡柳树村)创新组织设置,以片区管理委员会为主,成立党总支,由管委会主任担任党总支书记,四个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党总支副书记,对片区范围内四个村进行统一管理;结合“万名干部进万村”活动,积极配合县委选配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举措,结合基层组织“分类定级”,镇党委选派3名副科级干部到组织管理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三个村担任“第一书记”。
(罗强富 曹龙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