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区在线 >> 正文
郧西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亮点工作回眸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30日9:3 文章编辑:原野
     十堰网12月30日讯(周新枝  罗厚国 王紫铭):2016年,对郧西来说,是特殊而又不凡的一年。
    这一年,是打响“十三五”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首战之年。郧西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要求,精准发力,实施“五大工程”、开展“五百行动”,取得减贫33535人的傲人战绩,农村正发生着逆转贫困的翻天变化!
    这一年,攻坚战场,亮点纷呈,精彩不断: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对郧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国务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第三方评估组专家将郧西“八个一”典型案例汇编成册上报;产业扶贫八大模式“亮相”央视;务工脱贫经验在全国推广交流;省卫视专题报道郧西乡亲扶贫协会经验;省委号召全省上下深入学习湖北口乡坎子山村书记魏登殿的扶贫精神……
    成绩的背后,是郧西县委、县政府“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念!是全县干群合力攻坚砥砺前行的铿锵脚步!
清对象摸“穷底”
    为了让精准扶贫不掺杂质,向更深层次推进,精准从识别开始。全县先后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大走访”、五看五定“大核查”、精准扶贫基础工作“回头看”、基础数据“大清洗”、全省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专题审计整改,坚持“七进、八不进”、“八不评、八优先”和“两评、三公开”程序,逐户评价打分,挤出“水分”,真正做到识别过程公开透明,对象群众认可,结果公平公正。先后删除不符合条件的对象293 户1199人,置换符合条件的对象525户1199人,新纳入贫困对象1830人,全县最终精准锁定49313户144599人贫困对象,做到了不该进的一个不进、应该进的一个不漏。
     2016年6月1日至6日,郧西县代表湖北省37个贫困县接受国务院扶贫办首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第三方评估。评估组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调查、走访座谈、填写问卷等方式,抽查了250户贫困户后,高度评价了郧西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出一项好政策、一条脱贫路等“八个一”典型案例汇编成册,直接呈送汪洋副总理办公室和国务院扶贫办领导层审阅,在最高层传递了郧西的扶贫声音!
扶志气摒穷气
    扶贫先扶志。郧西破除精神贫困,率先从干部做起,开展驻村“结亲”等活动,用身边的典型“说事”,激发干部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一个个躬身为民的干部脱颖而出,形成郧西不胜不休的扶贫精神。党的十八大代表、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数十年如一日一门心思带领群众奔富路的先进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省委号召全省上下深入学习魏登殿同志的扶贫精神。当前,全县各级干部纷纷以魏登殿为“标尺”,思想认识从“扶贫开发”向“脱贫攻坚”转变,帮扶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工作作风从被动应付向奋发为民转变。一个个党员干部,就是一面面鲜艳的旗帜,在田间地头飘扬!
    针对部分群众“睡着等救济、躺着等帮扶、晒着太阳等小康”等现象,郧西县整合1500万元支持乡镇建立脱贫奖励基金,对没有享受精准扶贫政策,自我脱贫的贫困户,每户送上一幅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年画,奖励2000元现金,引导群众破除死守一亩三分地、怕担风险不敢创业等旧观念,激发贫困群众负重自强、艰苦奋斗,树立巧干苦干新思想,凝聚勠力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正能量!
             兴产业挖穷根
     扶贫攻坚,产业当先。郧西县实施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四跟四走”原则,大力构建宜工宜农宜游产业扶贫新格局。
     打开“资金闸”,迎来产业大发展。县政府建立2亿元产业扶贫基金,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和资金管理办法,实施“四大支撑”(资金支撑、技术支撑、保障支撑、服务支撑),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一石激起千层浪,政策一出,农户规模发展养殖、种植业热情倍增,呈现出千帆竞发、百业共舞的态势。目前,已拨付到各乡镇(场、区)产业扶持资金7185万元,扶持到户产业项目5779个,带动5918贫困户脱贫。
     建立奖励机制,形成八大扶贫模式。郧西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市场经营主体与贫困对象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把缺资金、少技术的人“扶起来”,把贫困户手中的承包土地有序流转促其收入“稳起来”,引导发展产业扶贫示范基地159个,培植市场经营主体157个,带动3000余贫困户脱贫。观音镇黄土梁村恒达扫帚专业合作社的“八统一”配套服务模式及天河口村“农旅融合乡村旅游扶贫”模式、香口乡上香口村蔬菜产业的“四金链接”模式、上津镇种植莲藕的“四统三分”模式、安家乡长岗岭村种植食用菌的“1+X多维并进”互补产业发展模式及神雾岭村种植金钗石斛的“合作社+贫困户”联营模式等八大产业扶贫模式引起央视记者特别关注。2016年11月29日,中央电视台《生财有道》栏目以《湖北郧西:产业开启脱贫路》为标题,专题报道郧西农村能人成立专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利益链接机制,抱团发展产业带动农民走上致富路的典型做法。
                   搬新居改穷貌
    山大沟深,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雨雪天道路泥泞,出门难上加难。对于曾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土门镇唐家坪村易地搬迁户关前刚来说,这样的日子他整整过了四十多年。他今年搬迁到唐家坪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不用再受那样的罪了。现在住的安置点水、电、路全通,而且可以在家门口中药材基地务工,生活无忧。在窗明几净的新房里,他兴奋极了:“搬下山来,致富的门路多了,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如何让老百姓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郧西县易地扶贫搬迁选址规划坚持“四靠近”(靠近产业基地、靠近工业园区、靠近旅游景区、靠近中心城镇),“三配套”(产业、项目、基地)原则,突出集中安置为主,解决搬迁户后续发展问题,达到“建一个新区、搬一批群众、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标。截止到2016年12月底,全县共完成易地扶贫搬迁6850户15492人,分别占省计划的139.79%和117.06%。目前,全县已形成产业带动型、城镇就业型、旅游发展型、生活保障型等四大搬迁模式,发展以种养为主的特色产业2218户6505人,从事劳务经济2078户7867人,从事现代服务及第三产业157户504人,实现了搬迁与脱贫“齐步走”。
    2016年2月25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调研郧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对取得的进展给予充分肯定;2016年9月6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晓东在郧西调研时,认为易地搬迁扶贫工作实行搬迁与脱贫并举,成效十分明显。           
抓对接换“穷业”
     家住六郎乡豪渠村农民高斌琅曾因无技术,在外找工作处处“碰壁”,只能在工地上干苦力。痛定思痛,今年返乡后,他听说县就业中心能免费学技术,2月份参加了焊工培训,如今在十堰市祥伟工贸有限公司从事焊接工作,月工资4500元。他感慨地说:“多亏了县里免费培训,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好工作!”
     时下,郧西很多农民都像高斌琅这样,通过免费培训学技能、政府统一组织外出务工实现致富。河夹镇狮子沟村2016年脱贫33户,其中有24户通过外出务工实现当年脱贫,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
 郧西县常年有十万“大军”外出务工,随着市场的转型,许多农民外出面临“失业”。2016年,郧西抢抓机遇,与广东省深圳、广州、东莞、佛山等四市建立起贫困人口劳务输出对接机制,通过搭建“服务超市”、推行人岗对接、组织劳务输出、在异地设立维权站等,使贫困户务工由零散变集中,由临时变稳定。广东省组织企业开发岗位12000多个,先后在郧西县举办现场招聘会10场, 有300多人赴广东就业。劳务协作带动我县8200贫困人口外出就业。郧西县与广东劳务协作试点工作,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国家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将其作为“贫困人口劳务输出对接工作指南”向全国推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县按照“一人一技”、“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要求,整合“技能就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雨露计划”等培训资源,完善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模式,提高贫困人员职业技能,使就业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2016年,郧西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培训100余场,实现转移就业1.2万人,人均增收2500元,务工脱贫人口占总脱贫人口的50%以上。 
聚合力帮穷亲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上津镇在外从事建筑业的老板操世权身在外地,情牵故乡。2015年,他携资3700万回乡建茶园和度假山庄,计划依托古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引发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一人创业,带动整村脱贫,更将带来一方人转型。目前,贫困户有61户271人在茶园打工,当年脱贫不是梦。
    无独有偶。2016年,涧池乡金龙山村村民张学平在外创业成功后,回乡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鄂西北首个大型梅花鹿生态养殖场,开发鹿产品,吸纳周边三个村群众种植、加工饲草,安排贫困劳力在场务工就业50余人,年人均可增收1000元以上。
    乡愁,传递的是亲情,点燃的是希望。郧西县顺势而为,创新机制,以乡情为纽带,以扶贫村为单位,以市场为手段,以本村外出创业成功人士、离退休老干部、在职党员干部、财政供养的教师和医务工作者、致富带头人等为主体,探索组建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的精准扶贫社会组织——“乡亲扶贫协会”,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众人拾柴火焰高。越来越多的能人在乡情的感召下回归家乡,投身精准扶贫战场,结对帮扶、捐资助贫、招商引资、领办产业……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正在一个个村庄呈现。架起的电线、亮起的路灯、建起的广场,兴建的产业,扮靓了村庄,也温暖了乡亲。
    截止目前,郧西已组建“乡亲扶贫协会”183个,会员达5000余人,引进资金3亿余元,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5家、家庭农场12家、种养大户1100多户,带动6000余户贫困户就近就业实现增收。2016年11月17日,湖北卫视专题报道郧西县“乡亲扶贫协会”的典型经验。
    澎湃如潮的扶贫力量,让一个个贫困家庭走出“雾霾”,迎来阳光!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条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络实名:十堰新闻网 十堰新闻 域名网址:www.syxw.net
投稿邮箱:E_mail:syxw668@126.com 或 E_mail:syxw668@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