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中心 >> 正文
魅力十堰生态文化旅游有8张国际名片享誉国内外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7年8月3日9:47 文章编辑:岩柏
    十堰网83日讯:文化是根是灵魂,是最核心竞争力。十堰是湖北文化资源大市,旅游业是享有盛名的支柱产业。提起十堰市旅游素称“仙山、秀水、汽车城”, 简称“山、水、车”, 既“武当山、丹江水、东风车”是享誉中外的名片。创新观念,开拓思路, 实际上魅力十堰生态文化旅游有八张国际名片,享誉国内外。
    十堰生态文化旅游有8张国际名片:
    山:道教圣地武当山
    水:南水北调丹江口
    车:东风基地汽车城
    人:南猿化石郧县人
    诗:中华诗祖尹吉甫
    城:秦关百二楚长城
    茶:修性养生名道茶
    宝:东方圣玉绿宝石
      1、中华诗祖尹吉甫,诗经之乡誉世界。
    西周太师尹吉甫(公元前852年~775年),房陵人(现房县),仕于西周,征战于山西平遥、河北沧州南皮等地,食邑房,卒葬于房。《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居《五经》•《四书》之首,是中华文化的元典之一。尹吉甫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文学家,而且是卓越的思想家、军事家、哲学家、音乐家、武术家。《诗经》中高度称赞“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吉甫作诵,穆如清风”。尹吉甫“文能附众,武能威敌”,他奉周宣王之命,率军北伐猃狁,南征荆蛮,驻守淮夷,辅佐“宣王中兴”。 尹吉甫《诗经》的采风者、创作者、编纂者(周宣王时期《诗经》的总编纂者),亦是被歌颂者。《诗经》中的《烝民》、《崧高》、《江汉》、《韩奕》、《都人士》、《六月》、《蓼莪》、《长发》、《节南山》等,乃尹吉甫之作。
    笔者1980年开始收集挖整研究诗经尹吉甫文化,先后走访2百余人次,搜集有关资料百余万字,拍摄照片万余张及录音、录像资料等。发现房县至今还保存着尹吉甫的石窟宗庙、7块文物石碑,以及省市县古地方志记载有尹吉甫人物简述、老宅、祠等遗迹,民间故事传说等。还专程到山西平遥、河北沧州南皮、四川泸州了解尹吉甫文化。经研究编著了《中华诗祖尹吉甫研究》。
    2011年3月中国诗经学会名誉会长夏传才教授在为笔者编著的《中华诗祖尹吉甫研究》一书撰写的序言中说:“尹吉甫是中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 军事家, 也是大诗人。尹吉甫比老子早281年,比孔子早301年,比屈原早512年。比李白早1553年,比杜甫早1563年,比白居易早1654年。从尹吉甫诗作的文采、其名篇思想艺术对后人的影响,他对《诗》编纂成书过程中的贡献等多方面,尹吉甫可称为中华诗祖。”夏传才教授带领全国100多位诗经文化专家亲临房县考察诗经尹吉甫文化,并为房县题词:“尹吉甫故里”、“诗经之乡”。
    尹吉甫撰写的《诗经烝民》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 和谐社会” 的语源。诗经中有“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夙夜在公” 等600多个成语。《诗经·民劳》篇:“民已劳止,汔可小康”,是小康一词的语源。《诗经》中有“德”字70个、“道”字有32个,深刻阐明了道和德的概念,对倡导道德文明、法治、和谐社会、奔小康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11年10月,由十堰市委、市政府组织领导,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十堰市第一届“十堰名片”评选活动,经过近百万人次的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十堰十大名片”出炉,诗祖尹吉甫、武当道茶等被评为“十堰名片”。
    2014年12月3日,《尹吉甫传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享誉国内外。
    2、十堰市城区牛头山楚长城——百二秦关楚长城,地心神柱玄武山。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有志者、事竟成”,意为一个有志气的人,做事情是一定会成功。“百二秦关”,陕西古称秦,“百二”本义是以二敌百。《史记•高祖本纪》: “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裴因引苏林曰:“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后用来形容秦陇地势险要。“百二秦关”被后人作为形容一个地区地势险要的典故来引用或起地名。十堰古为朝秦暮楚之地, 地势险要,成为秦楚争夺之地,一时为秦, 一时归楚, 留下秦占时穿十堰中心而过的“百二河”地名,而在与“百二河” 8公里的牛头山上,楚筑长城以备秦。
    经查阅万历《郧台志》记载:“古塞山,县西南八十里,战国时楚于城此避秦,今名大寨山。”(塞: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关~。~外。边~。又国之阨险曰塞。)《读史方舆纪要》云:“古塞山府东南八十里。”(郧阳府官府设在郧县)古代《郧阳府志》、《郧县志》也有此记载。经请教著名古建专家、华工张良皋博导等专家, 并又3次考察古寨, 后考证史志记载的地理位置正是今十堰市牛头山古寨,进而得出该古寨为楚长城遗址。
    2010年5月20日湖北省长城资源调查小组领导办公室在十堰市召开了湖北省长城资源调查成果研讨会,专家们一致认为:“此次在鄂西北调查的大量墙体、关卡、敌台、烽火台、山寨等防御工事遗存,是多个历史阶段形成、演化发展的长城,为以后保护、研究与利用等工作提供了依据。”
     湖北长城资源调查工作专家、华中师范大学原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该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湖北省学术带头人王玉德教授,通过对十堰市城区牛头山森林公园境内一古寨城的考察,认为该古寨是2300多年前楚国修建的古方城,该寨城是楚国防御秦国进攻的一道重要军事防线,是古代楚国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堰楚国古长城的发现,不仅对研究我国楚方城和古长城文化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所在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神农架至武当山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灿烂明珠。
    “百米巨龟,天然奇景”。 2009年2月28日,笔者在牛头山森林公园考察生态文化时,站在楚国古寨城遗址的第一个瞭望台附近的一个观看点,发现对面的一座海拔693米高的大山,自然景观十分奇特,只见对面一座林木茂密的大山,山脊呈躬剑弧背形,形似“龟背”;山的南面一悬岩峭壁形似仰头向上的“龟头”;山的半山腰里曲曲盘旋的公路,形似“龟爪”;大山的北面,绕湾盘旋的下山公路似“龟尾”。整个大山似一只形象逼真的特大“龟山”,“ 龟” 高220米, 长8华里, 宁人无不赞称奇, 真是天然“玄武神龟”, 简直是旅游的天然奇景。
     “地心石柱,神奇魅力”。 牛头山最为奇特的是古树岭的一座山峰, 竟然是一个巨石,从地壳下面岩将活动处一直长到山顶, 是一个完整的巨石。这是国家地质等专家在十堰考察2年多, 最后发现牛头山古树岭的一座山峰,其山体是一个从地球地心内一直长出来的整个巨石, 十分罕见,真可谓“上贯天枢,下盘地轴”, 是一个天然特大“地心神柱”,天然的“地动仪”。另外有楚城墙内还有“楚寨城” 即“城中城”、 “福娃岭”、“ 铜锤松” 山、日月潭, 山顶有海生物化石,真是神奇魅力。
以及牛头山楚长城国家森林公园道教佛教文化藴藏深厚, 既山顶为迎风寺, 山东田畈为道教庙观,森林植被茂密,百药百花,可谓天然氧吧! 其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世界少有的生态文化旅游景点。
    国家林业局森林司负责人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有关教授考察牛头山楚长城后, 高度称赞说:“全国在一个城市的中心国家级森林公园只有两个, 十堰市牛头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虽然是第二个, 但因有楚长城等奇特生态文化旅游景观,则文化品位属第一。”
    3、中国第一文化名茶、中国著名商标——武当道茶。
    中国是世界 “茶的故乡”。 朝鲜、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茶文化都是从中国传入。世界上大多数茶学研究者认为: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关于我国茶树的发源地,有西南说;有川东鄂西说;有云南西双版纳说;有巴山岖川说。在省市领导和农业等部门的重视下,笔者从1996年开始挖整研究武当道茶文化,提出了鄂西北汉水秦巴武当山区、神农架也是我国茶树的原产地,得到国家茶叶专家的肯定。笔者提出了“西湖龙井,武夷岩茶,武当道茶,寺院禅茶” 为中国四大特色名茶的论点,很快被百度收录。
    1999年,八仙观茶场被农业部授予“武当道茶文化之乡”。2001年所产道茶一次性通过欧盟绿色有机食品认证。
    2004年4月20日,新华社记者詹国强采访我, 一同撰写了 “仙山武当道茶香”, 纷纷被媒体转载,红遍网络。
    笔者还撰写了《浅谈武当道茶历史渊源与养生》,论述了仙山武当,风景旖旎,群峰耸峙,飞云荡雾,气势磅礴,古木参天,泉水潺潺,气候宜人。武当道茶,因其武当太和山,亦名太和茶。道人饮此茶,心旷神怡,清心明目,心境平和气舒,人生至境,平和至极,谓之太和,由此武当道茶不仅成为道人修性养生的长寿之茶, 而且成为香客游客的名茶和朝廷贡品。
    2008年8月20日,笔者到北京参加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召开的“武当针井、武当银剑”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审查会。会上笔者从十个方面汇报应叫“武当道茶”品牌的建言。到会的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专家经笔记本电脑现场搜索和审阅申报材料, 认真评审,一致意见确定叫:“武当道茶”, 其竹溪县龙王垭、梅子垭、竹山县圣水、武当山八仙观等茶场的60多个品牌, 为“武当道茶” 的系列产品。经申报,2009年2月,“武当道茶炒制技艺” 被评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当道茶的研究成果,受到省市领导和农业部部门的高度重视,2009年7月初,省农业厅与十堰市政府签订了关于加快十堰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合作协议,着力支持十堰市统一打造“武当道茶”品牌,做强作大十堰茶叶产业。2009年9月3日上午,湖北茶叶产业首个全省性的行业协会——湖北省武当道茶产业协会成立。2009年10月24日,湖北第一文化名茶“武当道茶”高层专家论证会在武汉东湖大厦召开,专家们经充认真评审一致推荐“武当道茶”为“湖北第一文化名茶”。
2011年10月,由十堰市委、市政府组织领导,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十堰市第一届“十堰名片”评选活动颁奖盛典在武当山特区武当大剧院举行,经过近百万人次的公众投票和专家评审,武当道茶被评为“十堰名片”。
    全国著名茶叶专家、中国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代表武当道茶专家评审组意见高度评价说:“十堰地区的绿茶可谓‘绿豆汤、清花香’,茶叶鲜嫩明亮,茶水鲜爽回甘,尤其以形美、香高、味醇、有机茶的内在品质和养身、养心、养性、长寿茶的文化特质,在全国绿茶中处于先进地位。”
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开发,将茶产业列为全市重点特色产业。武当道茶不仅成为十堰市促农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成为保障南水北调的生态环保产业,而且也是美丽乡村茶文化生态旅游观光产业。
    国家“一带一路”, 武当道茶 “茶马古道”。即茶从产地收购经汉口水运樊城,再用车马驼队经河南陕西运至张家口,再运呼和浩特,穿越戈壁滩,至中俄边境恰克图,继而抵达莫斯科、圣彼得堡,连通亚欧,这就是著名的中俄万里茶道。“万里茶道” 对拓展茶产品国际国内市场空间,提升影响力,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在省市领导、省市农业部门和一些茶叶专家的高度重视下,通过湖北省武当道茶产业协会着力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十堰武当道茶品牌打造和产业发展,八百里武当道茶飘香,武当道茶以40.65亿元品牌价值进入全国农产品前三强  。 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于2014年6月21日授予武当道茶“中国第一文化名茶”称号。 国家工商局评审武当道茶为中国著名商标。
    “仙山武当出名茶,久负盛名道茶香。”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武当道茶文化的弘扬,,一些海内外知名人士、茶道专家也慕名寻访武当道茶,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十堰武当旅游购买武当道茶,作为旅游回家馈赠亲友的佳品。
    4、 南猿化石“郧县人”, 世界罕见恐龙故乡。
    1989年5月18日,郧县博物馆王正华先生和省考古专家在位于原郧县(现为郧阳区)汉江河畔的青曲弥陀寺村学堂梁子,发现一具人类头骨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行初步修理、测量,上颌齿弓及硬腭清楚地显露出来,头骨各部位的形状、位置、大小符合古猿类特征。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和古人类专家贾兰坡先生以及该所的黄万波副研究员,顾玉岷副研究员等十多位专家、学者,对这具化石已显露出来的特征,进行了认真的观察、研究、比较、鉴定,专家们亲笔写出了鉴定意见,一致认为,此化石属于南方古猿类,距今已有200万年左右的历史,从而证明了中国是早期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这给人类发展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填补了亚洲古人类发展缺环。成为轰动国内外的重大新闻。
    南猿化石“郧县人” 的发现,证明了中国是早期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达尔文曾经推测人类起源于非洲,因为非洲发现有南猿化石,为此,国际学术界曾断定:早期古猿曾在亚洲生活过,大约二三百万年前,一支去非洲,演化为南方古猿进而进化为早期猿人。而留在亚洲的一支,则演化为现存的大猿类,亚洲现有的人类只能由非洲过渡而来。猿化石“郧县人” 的发现,从而证明了中国是早期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这给人类发展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填补了亚洲古人类发展缺环。简言之,原因为非洲发现有南猿化石,则说明亚洲古人类只能由非洲过渡而来。而猿化石“郧县人” 的发现,从而证明了亚洲古人类由中国湖北十堰市的郧阳区而来, 这是多么的伟大和自豪!
    1990年5至6月由湖北省考古所、郧阳地区博物馆、郧县博物馆联合在青曲弥陀寺村学堂梁子进行了试掘工作,于6月15日又发现第二件头骨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教授等鉴定,这个头骨是中国唯一一块人类祖先"直立人"阶段保存最为完好的整块头骨化石。贾兰坡教授高度赞郧县南猿的发现,其意义可与北京猿人第一个头骨发现的意义相比。
    1989年和1990年,在湖北省西北部的郧县先后出土了两件古人类头骨化石,被国家考古专家命名为“郧县人。南猿化石“郧县人” 的发现,向世界宣称:古老的汉江是汉民族文化的摇篮;古老的“郧县人是中国人的祖先。
    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郧阳区恐龙山:距十堰市区18公里。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由卧龙山、红寨子、青龙山、土庙岭、磨石沟、庄沟等化石群组成,6个产蛋层,5个不同的恐龙品种产下的恐龙蛋,距今约6500―13500万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恐龙蛋化石种类最多、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化石群落,实属世界罕见,亦是不可再生的地质遗产。
    以及郧阳区刘洞镇、大柳镇白泉村也有恐龙化石,与南猿化石“郧县人”、珍贵少有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夏、商、西周、东周、汉、唐、宋等时期遗存的瓦店子遗址、 郧阳大成殿等形成了汉水郧阳文化观光旅游区,这是一张生态文化旅游的国际名片。
     5、东方圣玉绿松宝石,吉祥富贵国际名品。
    我国有四大名玉,即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岫岩玉和湖北十堰市的绿松宝石。尤其是世界绿松石储量的70%在中国,中国绿松石的70%又集中在十堰市所辖的郧阳区、竹山县、郧西县境内。因此,十堰市是闻名世界的绿松宝石之乡,其绿松宝石工艺产品,是旅游购物的名特产品,被称为东方圣玉。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绿松石的民俗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在世界上绿松石不仅寓意幸福、吉祥、平安、成功,且被国际上定为十二月份生辰石。在欧美、非洲等地的一些国家,人们把绿松宝石视为镇魔避邪的圣物和吉祥、幸褔的象征。古埃及人只有王室成员才佩带,埃及人还用绿松石雕成爱神来护卫自己的宝库。印第安人认为佩戴绿松石饰物可以避邪和得到神灵的保佑。波斯人信奉早晨第一眼看到绿松宝石,可保佑一天平安、好运。古代巴比伦人也随着行星颜色的变化,佩戴不同的宝石,宝石品种按一年12个月份来定,人们相信生在那个月的宝石最贵重,渐渐地就只戴出生月的宝石,并由此演为风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富裕的人将佩带绿松石饰品作为富贵和爱美的象征。
    在我国佩戴绿松石不仅寓意平安、吉祥、和谐、美满,而且是高雅、富贵、成功、昌盛的象征。据《文物鉴赏》记载:“早在三千五百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有用绿松石装饰的象牙雕刻件。”唐代将绿松石作为向皇宫进贡的礼物。绿松石在清代也为进献宫廷的贡品。以顶珠定品级的清代,慈禧太后和皇帝帽顶上镶嵌绿松石。绿松石也常被镶嵌在金、银、铜器上,其颜色相互辉映,美丽且富有民族特色。我国民间还将绿松石工艺首饰作为订婚的珍贵礼品。
    十堰市盛产松石,天然奇特,石质上乘,色泽艳丽,闻名于世。
    一带一路,畅销世界。“丝绸之路”的开辟,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十堰地区绿松石经销年代久远,闻名于世,沿着“丝绸之路”的脚印,十堰绿松宝石的一些商人也走出了一条北至波斯古国,南至东南亚等地,东至日本、美国等国,西至欧洲、非洲大陆的“绿松宝石之路”, 生意红火。
“松石畅销五大洲,吉祥送到千万家。”绿松石,不仅是十堰的一项特色产业,也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一颗璀璨亮丽明珠,而且是十堰在国际上的一个文化名片和知名品牌。
    (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暨生态文化研究咨询中心  袁正洪)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条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络实名:十堰新闻网 十堰新闻 域名网址:www.syxw.net
投稿邮箱:E_mail:syxw668@126.com 或 E_mail:syxw668@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