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中心 >> 正文
湖北音乐博物馆邀五院校教授考察诗经之乡房县民歌(图文)
信息来源:十堰网 发布时间:2017年9月21日15:43 文章编辑:原野
 
 
西
 
    十堰网9月21日讯(熊友明、肖利娜、袁源): 近日,武汉音乐学院直属湖北音乐博物馆邀请中国音乐学院、温州大学、湖北大学、苏州大学有关专家教授,由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委员、民进武汉音乐学院支部主任、武汉音乐学院湖北音乐博物馆教授孙晓辉陪同,专程尹吉甫故里、诗经之乡湖北房县,釆风深山民间歌师传唱千古诗经民歌,以及房县地处鄂西北,毗邻渝陕豫,富有“庸风、巴音、楚调、秦韵、川味、豫曲” 多种特色曲调的民歌,蕴藏十分丰富,深得点赞。
 
 
观看了民间歌师刘光友等传唱的《诗经》相关民歌
 
    房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高勇博士,房县文教卫战线工会主席陆龙杰,中国民主促进会十堰市委专职副主委熊友明、中国民主促进会十堰市委副秘书长冯伟,坚持多年倾心挖整研究诗经尹吉甫暨房陵文化的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暨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十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袁正洪陪同。
    9月14-16日下午3时许,专家们不顾长途乘车的疲劳,首先来到诗祖、西周太师尹吉甫故里的尹吉甫镇七星沟村,在镇党委宣传委员孙虎同志的陪同下,考察古代石窟建筑、品字型尹吉甫宗庙,古代石雕和泥塑尹吉甫像,大石碑等文物遗迹,文化内涵博大精深, 观看了民间歌师刘光友等传唱的《诗经》相关民歌。
 
 
民歌王朱其全、民歌师尤德凤、陈茂云演唱《诗经》
 
    晩9时许, 专家们徒步雎水河堤观看了房县热唱民歌愉乐健身成为时尚山城彭地的一道风景线。
晩10时许,在县城宾馆观看了民歌王朱其全、民歌师尤德凤、陈茂云演唱的《关关雎鸠往前走》、《窈窕淑女百家求》、《关关雎鸠声闻天》、《伐檀》、《采蘩》等20多首《诗经》及《打一个呱呱鸡》等地方特色的民歌,座谈了歌师们对诗经民歌的采集、传唱、整编,拍照、攝录、记谱了歌师们唱的民歌,直到晩12时才休息。
 
 
79
 
    9月15日上午,专家们深入到民歌之乡房县门古寺镇,正赶上房县2017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门古寺镇中心学校隆重举行启动仪式,门古寺镇民歌协会名誉主席张兴成、镇文化站长孙仁雳介绍,有50多名民间歌手来参加文艺演出,在演出前正好有时间,有12位民间歌王、歌师欣喜地争先为专家们演唱了20多首千古传唱的《诗经》民歌和《撒网》等地方民歌,专家们听后无不称赞,门古寺镇不愧是民歌之乡。
 
 
唱《诗经》民歌
 
    9月15日上午10时许,专家们赶往《诗经》开篇《关雎》和尾篇《殷武》篇皆发生在房陵老南山山麓雎山所在的野人谷镇。袁正洪拿出著名地图专家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册,翻开《西周时期中心区域图》,地图上标记:“房县南部大山为‘雎山’”。据实地考察和查阅古代《湖北省通志》、《郧阳府志》、《房县志》等史料,房县南部的“雎山”。古时人们习称房陵南山或叫老南山,古《房县志》中也记载房县南山雎山下的小河至县城的西河段叫雎水河, 古代房县文人曾撰有叫雎水河,清代房县诗人汪魁儒有十景诗:“房城四面望团圆,沮水分流到处沿。城似明珠浮赤野,水如银线贯丹渊。” 《水经注》:“沮水自小河口出口,悬流而下,冲花激浪,漩入海眼,声如迅霆,响振山谷。” 这里就是房县和神农架(1970年从房县划出行政为神农架林区)紧连的南山,是雎水的源头,在雎山紧连荆山之首景山,《诗经 》开篇《关雎》和尾篇《殷武》篇皆发生在古房陵的南山。
   
 
  野人谷镇民歌王蒋学雅、黄正明为专家们演唱了《诗经》和南山民歌
 
       野人谷镇党委宣传委员汪统同志组织民间歌王蒋学雅、黄正明为专家们演唱了《诗经》和南山民歌。
    专家们认真热情点赞了尹吉甫故里、诗经之乡房县民歌。
    温州大学王小貭教授:“房县的观感:一丶《诗经》民歌是房县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值得重视和保护,最好按原样丶作为传统和遗产来保护。二丶要注意搜集《诗经》民歌背后的故事,记录每一个传承人学习和传承民歌的过程,记录这些传承人所记忆的前代人的故事。记录时要写清楚所有相关的时间丶地点丶人物。三丶从《诗经》民歌的现存曲目和歌辞组合方式看,它们应该同古代的蒙学有关。因此,对于中国教育史丶经学传播史等方面的研究,它们有重要价值。另外,关于中国历史上化俗为雅丶取雅入俗的文学艺术方法,它们代表了一种重要方式。”
   湖北大学王显贵教授:“此行被房县大美的自然风光所吸引,更为房县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而叫好。同时,在文化建设上,政府应加大力度重视当地民俗文献资源的搜集与整理,对于有功人员给予鼓励和重奖。对于说唱类的文艺形式,务必完成“传承人”制度,从而让《诗经》、《黑暗传》演唱这类独特的文化形式在传承上变得更为纯粹可靠。现阶段,可结合旅游资源的开发做好关联文章。”
    苏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福利教授:“此次十堰房县考察非常成功!有以下几点观感:一、《诗经》民歌是房县文化的特色和优势,业已得到各级领导和相当多群众的重视和挖掘。感觉仍有大量相对规范化的田野调查工作、统计记录工作、查排摸底、计量分析工作可做。并可利用现代化手段,尽可能留下更多原生态、不同功能歌唱表演的音像资料。注意三种记录形式的并存:祖辈时的状况记录,现实中的状况记录和拟更新变化的状况记录。注意时段性的不同反映。对外交流时可散印些册页,以增强收效。二、尹吉甫故里宝堂寺文物残存宜得到应有保护,可借力省文物局的重视和支持,争取申报获批成为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另,宝堂寺所处位置太过纵深,山路最好能得到政府及交通部门支持,拓宽升级。三、重大项目建设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情!投入建设前,宜加强规划和论证,尽可能不留遗憾或少留遗憾。项目完成,若干年后亦为文物,所以,也应重视保护。如《诗经》广场的设计、建设和保护等!四、可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国内外专家学者文艺界等人脉资源,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引起国际汉学家、国际友人的关注,提升房县文化品牌海内外的知名度,推动房县文化事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
    中国音乐学院金溪博士:“这次欣赏到了房县的多种诗经民歌,深受触动。虽然时间和调研有限,但是对房县的历史文化底蕴,诗经词句与民歌歌词乃至衬字的搭配方式,房县民歌中起兴与和歌的形式等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可以为我自己的古代音乐研究提供参照。实在是受益匪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古迹文物的保护与传承方面,略有几点:其一,‘诗经民歌’是极具标志性和独特性的房县文化遗产,应该得到大力宣传与推广。在门古寺听唱时听说的‘纺纱调’、 ‘姐儿歌’等曲调名,也非常值得记录。在进行整理时,不妨采用比方说‘xx调.关关雎鸠一双鞋’这种方式,这也是我国古代一直以来记载乐府歌题的固定形式。其二,在传承与发展中,正本清源,发掘历史真实,与保护现有遗存是非常重要的,长远来看,它有助于这种珍贵的文化遗产走得更远。这一点可以从几方面来说:在歌词上,民间歌曲在传唱过程中由歌者进行曲调与歌词的即兴改编是颇为常见且具有文化价值的,这种需要得到保存,最好还可以归纳出这种变化的渊源与原因。在历史文物方面,我则建议与市里乃至省里的文物部门合作,对于宝堂寺以及其他文物单位进行全面的普查和维护。其三,诗经民歌可以说是房县文化的拳头项目,但是在门古寺和野人谷的调查让我知道,房县的民歌乃至民间小戏种类之多,远不止歌词中带走诗经内容的那些,而且都非常有意思——比如有一个曲调和北京的一个京西民间小曲的调子是一模一样的。在着重整理,保护和推广诗经民歌的同时,这些民歌小戏也理应得到妥善的整理传承,可以单独编纂成书,则又能成为房县文化遗产中的另一个体系。其四,现在一些歌手已经上了年纪,虽然身体都很硬朗,但是有必要与专业的民族音乐学乃至人类学学者进行合作,对这些老人家进行系统的采访,整理出具有音乐文化,民间文学和口述史等多重意义的资料。
    武汉音乐学院孙晓辉教授:“2017年9月14-16日我们一行驱车在房县至神农架翻山越岭进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一系列问题萦绕在脑海:《诗经》民歌为什么保存在房县白鹤镇、门古寺镇、尹吉甫镇(原榔口乡)、野人谷镇为中心的“山林四塞”的大山区?房县的巍峨高陵地理环境、尹吉甫故里、特放文化为《诗经》民歌的传唱提供了怎样的土壤?演唱《诗经》的原生态形式是徒歌还是锣鼓伴奏,是独唱还是一唱众和?现存《诗经》民歌的以七字句为主的歌词形式与先秦《诗经》四句为主的文本句法经历了怎样的根本性转变?口唱《诗经》是怎样与农耕劳作相互建构了对应关系而成为薅草锣鼓的山歌号子?房县《诗经》演唱主要有《关雎》、《考槃思妹》、《静女》、《窈窕淑女百家求》、《关关雎鸠往前走》、《关关雎鸠声闻天》、《伐檀》、《鹊巢》、《汉广》、《桃夭》、《东方之日》、《采蘩》等20多首曲目,这样的遗存范围和取材原则说明了《诗经》篇目传播怎样的特征?房县《诗经》民歌是何时、何地、何人采《诗经》文本入歌的?房县《诗经》民歌是房县的本土特产还是特放贬谪文化抑或外来文化移民的外来滞留产物?房县《诗经》民歌是一个文化孤岛个案还是一种中国古代普遍乡土文化模式的遗存?房县《诗经》民歌是近古以来朱熹《仪礼经传通解》所载《风雅十二诗谱》“乡饮酒礼”的民间遗存吗?房县《诗经》民歌的“文化身份”的主体是不识《诗经》文本的农民还是另有其人,比如私塾教师、青年学子或有文化的乡绅?口唱《诗经》是否与中国乡土社会结构有着深厚的内在联系?以房县《诗经》民歌为代表的俗文化现象是怎样吸纳和改造雅文化的,即雅俗文化是怎样相互生产又相互改造的?当今学者应该如何从文学、音乐学、民俗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多重维度对房县《诗经》现象进行文化诠释?”
    中国诗经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主任编辑、高级政工师袁正洪,1974年开始收集挖掘房陵文化,1980年开始关注搜集西周太师尹吉甫资料,沿途给前来考察的专家教授汇报作了以下介绍:
    湖北房县古称房陵,古为彭部落方国,曾为庸、麋国,系武王伐纣西土八国有功之国。西周太师尹吉甫房陵人,通过十论尹吉甫何以称为中华诗祖和周太师尹吉甫是周宣王时期《诗经》的采风者、撰写者、编纂者等三十多篇文论,特别是中国诗经学会创始人夏传才会长、博导三次来房县考察,亲笔为房县题写“尹吉甫故里”、“诗经之乡”,并为《中华诗祖尹吉甫研究》一书作序中说:“  ‵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ˊ(《诗经》中句),他是中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大诗人。尹吉甫比老子早281年,比孔子早301年,比屈原早512年,比李白早1553年,比杜甫早1563年,比白居易早1654年。从尹吉甫诗作的文采、其名篇思想艺术对后人的影响,他对《诗》编纂成书过程中的贡献等多方面,尹吉甫可称为中华诗祖。
    尹吉甫是《诗经》中少有的已知名的作者,现研究有《烝民》、《崧高》、《韩奕》、《江汉》等十多名篇乃尹吉甫所作。《诗经》中高度称赞“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王国维、郭沫若等多人研究尹吉甫使用的西周青铜器兮甲盘上刻有“兮伯吉甫” 的名字,是证明尹吉甫的重要实物。
2005年11月,中国著名书画家徐悲鸿弟子、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兼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总编辑、编审,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中国诗歌杂志总编、中国楹联家协会主席、著名书画家马萧萧特题词“中华诗祖尹吉甫故里”,非常尊重写马萧萧“敬题。”
    2010年8月、2012年9月,中国诗经学会2次在房县成功召开诗经尹吉甫文化研讨会, 全国百名《诗经》专家参会和慕名考察尹吉甫宗庙。
    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说:“《诗经》是中国有文化以来的第一本教科书,而且最初是唯一的教科书。”古周朝有采诗献诗制度,太师为乐官之长,掌教诗乐等。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文化的元典之一,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文学作品,而且是古周朝社会的百科全书。
    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河北衡水学院袁长江教授在其著《先秦两汉诗经研究论稿》中说:“无疑,周太师是《诗经》本子的总编订者。” “到孔子诞生之前,社会上已经有了定型的诗集,这就是被称为《诗》的本子,约三百多篇。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周太师是《诗经》的总编订者,也是《诗经》的重要研究者,因为他们是集编选与教授于一身。”
    房县是我国六大流放地中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级別最高,先后有52位帝王皇亲将相,共有5万多人流放(古代法律规定流放距京城距离2000_ 2500_3000里,而流放房县距京城西安不到800华里,流距超出法规故叫特放地,因许多特放房陵郡或房州,管几个县,还任剌史、太守)。
尤其是千古《诗经》民歌及《诗经》相关民歌至今在千里房县深山民间传唱,十堰市所辖9个县市区及市辖房县是《中国中西结合部逞东启西古音乐文化沉积带暨庸风巴音楚调陕韵川味豫曲汉水武当及宫廷特放音乐文化融会》。
    《黑暗传》最早由房县文化馆干部胡崇俊在房县桥上乡西蒿坪村发现民间歌师唱2400句(1970年神农架林区从房县划出,胡崇俊为林区文化馆工作)经林区、保康 (明代从房县划出)、房县、兴山的多个乡村挖掘整编为10000多句等民歌极为丰富。
    袁正洪收集挖整的《房陵锣鼓歌》一书中有《混沌传》、《洪荒传》、《黑暗传》。
    房县地处中国中西结合部,毗邻鄂渝川陝豫湘,古为彭、庸、麇等八国,不仅是《诗经》之乡,而且庸风巴音楚调川味秦韵豫曲交汇,民间音调达120余种,有民间唢喇音调70多种,可谓是民歌的富矿。
    房县县委宣传部部长高勇说,这次专家教授们来房县考察,不顾疲劳,忘我工作的辛勤采风精神,,热情与民歌师座谈,真是感人之深,所提的指导意见,非常认真, 真知高见, 思路非常好, 非常宝贵。欢迎专家教授多来考察,将房陵作为教学研究基地,希望作为贵校学生实习基地,县乡领导和山村干群非常盼望欢迎!
    9月15日下午2时许,在神农架林区政协主席谢登峰、副主席郭莉芳关怀重视下,神农架林区文体新广局局长刘生策陪同专家教授们来到大九湖坪阡古镇,观看了民歌王陈切松等5位民歌师传唱的神农架民歌,专家教授们给予了高度评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条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络实名:十堰新闻网 十堰新闻 域名网址:www.syxw.net
投稿邮箱:E_mail:syxw668@126.com 或 E_mail:syxw668@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