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中心 >> 正文
诗香书香泥土香 诗经之乡美名扬—尹吉甫故里房陵文化研究丛书序
信息来源:诗经文化网 发布时间:2018年8月22日9:42 文章编辑:袁野清风
           周清印
 
    林密山深藏古县,千年文脉未失传。位于鄂西北的房县,被专家赞誉为中国中西结合部古文化沉积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矿。这里不仅有神农炎帝文化、荆楚文化、三国文化、武当文化、汉水文化、秦巴文化,而且有中华文化元典之一《诗经》及其作者尹吉甫文化,是中华诗祖尹吉甫故里,是诗经之乡。
    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十堰市诗经尹吉甫文化研究会会长袁正洪同志,出于对家乡房县的热爱,自1974年开始搜集房县民间文化,1980年开始搜集研究《诗经》尹吉甫文化,毕力组织民俗民间文化爱好者,搜集、抢救、挖掘、整理、编辑了《中华诗祖尹吉甫之研究》、《中国历代帝王将相特放房陵典籍录》、《房陵文化研究文论集》、《神农武当医药歌谣》、《房陵锣鼓歌》、《门古寺民歌》计6本书。前3本书多角度研究房陵文化,合称为《诗祖尹吉甫故里房陵文化研究丛书》;后3本书则传承《诗经》国风的民歌特色,合称为《国风文化房陵典藏丛书》。
     这两套丛书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列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项目系列成果”,还被列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十堰·房县)序列书籍》。两套丛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相关领域的空白,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两套丛书充满了诗香、书香和泥土芳香,值得一读。
    首先,丛书充满了诗香。《中华诗祖尹吉甫之研究》一书,令人耳目一新。《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华文化的元典之一,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单是文学作品,而且是古代周朝社会的百科全书。西周太师尹吉甫是中国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大诗人。据有关考证,他是《诗经》中已知名的少有的作者,又是《诗经》的采风者、编纂者,还是被歌颂者。《诗经》名篇《烝民》、《崧高》、《江汉》、《韩奕》、《都人士》、《六月》乃尹吉甫之作。《诗经》中盛赞“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追寻着《诗经》的采风者、编纂者尹吉甫故里究竟在哪里。袁正洪同志三十年磨一剑,深入考察,采风民间,查阅大量史料。其初步研究表明:尹吉甫是房陵人,仕于周,征战于山西平遥,食邑房,卒葬于房。此书中十论尹吉甫系诗祖,房陵是《诗经》周南召南交汇地等系列文章,引起专家高度重视。中国诗经学会会长夏传才教授特致信袁正洪说:“你们的发掘使诗祖尹吉甫走进了我的视野,诗经学是世界性的学术,你们为之做出了可喜的贡献;自汉代以来,我国历代研究《诗经》的书1647部,而本书是第1648部,也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诗经作者的书。”夏老特为房县题词:“尹吉甫故里”、“诗经之乡”。房县不仅《诗经》尹吉甫文化博大精深,而且《诗经》相关民歌至今仍在房县深山传唱,并被媒体传播后唱响全国,红遍网络。
    其次,丛书充满了书香。《中国历代帝王将相特放房陵典籍录》一书,于史海广泛钩沉,从《尚书》、《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四库全书》等诸多典籍中探索宫廷帝王流放文化。研究表明:在我国古代六大流放地中,房陵是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历史最长、品级最高的特殊“流放地”,即“特放地”。我国古时六大流放地域均指一片区域,包括多个县。房陵特放地域含盖了郧乡县、竹山及均州。历史上共有52位帝王将相皇亲国戚特放房陵地域,其中房县48名、竹山2名、郧县1名、均州1名。房陵宫廷文化深厚,充满神奇色彩。
    这本书,系我国第一部帝王将相皇亲流放典籍录,深层次论述和揭开了房县何以被选为中国帝王将相皇亲特放地的千古之谜。书中还选载了古代一些诗人咏及房陵特放地的诗词歌赋等。
    最后,丛书充满了泥土芳香。国风房陵典藏丛书的《神农武当医药歌谣》一书,搜集了千百年来流传的神农尝百草、《诗经》动植物中的医药民歌,以及按导医学、武术养生、饮茶养生、切脉针灸等歌谣,为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延年益寿指点了迷津。《房陵锣鼓歌》溯源于《诗经·考槃》遗风。房县是诗经之乡,《诗经》中相关民歌《关雎》、《伐檀》、《野有死麕》、《君子于役》、《蓼莪》等至今还在房县传唱。在有些阳锣鼓及阴锣鼓歌中,也含有诗经中的诗句。《房陵锣鼓歌》和《门古寺民歌》均搜集了房县民间“歌王”、“ 歌师”、“歌布袋”、“唢呐大王”、“ 锣鼓王”等世代传唱的民歌民调,极富情趣,深受民间艺人青睐。这些歌谣带着泥土的芳香,质朴纯真,原汁原味,颇具鄂西北及鄂豫陕渝毗邻交汇地域房陵文化“楚调、巴音、秦韵” 的地域特色,展现了山民以歌为乐、以歌传情、以歌育人、以歌养生的诗意情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上两套丛书的搜集、挖掘、整理编辑过程有三点感人之处:一是参与搜集、挖掘、整理、编辑丛书的专家学者、基层干部、民间歌师倾情文化,把研究文化作为人生的一大追求,只争朝夕,乐此不疲,其求索和奉献精神难能可贵;二是十堰市民俗学会有关专家学者不畏艰险,攀悬岩,走峭壁,顶酷暑,冒严寒,在秦巴武当山区开展“民间文化长征”,其艰苦卓绝之奋斗精神,令人感佩,值得称道;三是学会有关专家学者不以文化使者的身份居高临下,而是根植于民,与农民群众交朋结友、称兄道弟,成为百姓的贴心人,这种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精神和实践值得称颂。
    这两套丛书的出版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房陵文化,也将极大增强房县的文化实力和竞争力。县委、县政府在文化强县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努力实现房县由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的跨越,着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软实力、文化生产力。“文化是根,经济是树,文化是力,文化是效。”2004年,时任房县县委书记张维国创新思想,狠抓诗经尹吉甫为主的房陵文化,将文化纳入县委的一项重要工作,提出了打造文化品牌,促进房县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思路。接任的师永学、张歌莺、沈明云等县委、县政府领导,一届接一届,一幅蓝图画到底,使房陵《诗经》尹吉甫文化成为走向国内外的知名文化品牌,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著述丛书,激扬文字,研诗颂祖,讴歌诗乡,增辉房陵,享誉神州。这两套丛书的问世,得到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诗经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及国家和省市专家的关怀和指导。值得一提的是,诗祖故里房陵文化的品牌打造,得益于袁正洪同志筚路蓝缕、殚精竭虑的倾情研究和执著倡导,他对房陵文化的挖整研究比较深刻,对有些理论及观点具有独到见解,对有些地方做出甄别和考据订正,为房陵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这两套丛书的问世,也得益于广大民间文化人士和农民歌师的倾情支持。在此,谨致以崇高的敬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乐园。祝诗祖故里房陵文化这颗融诗经文化、宫廷文化、忠孝文化、秦巴武当文化、汉水文化、荆楚文化于一体的宝贵明珠,代代传承,更加璀璨!
 
2014年5月28日  
 
   
(周清印,新闻工作之余,不废诗歌创作,曾获“诗圣杯”海内外诗歌大赛一等奖,第五届华夏诗词奖一等奖。著有诗词集《周郎诗三百》《家国情怀诗词选》,诗剧《美人尸焚祭昊天》。参与编纂过《增订注释全唐诗》《呼唤:人民怀念焦裕禄诗词作品集》;采写过长篇调查报告《打一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保卫战》,呼吁保护民俗民间文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清印系北京大学文学硕士,长期研习中国诗史,精读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古风、唐诗、宋词,心仪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李商隐、苏东坡、辛弃疾等伟大诗人。原创诗作600余首,古风体与格律体兼备。现任中华诗词创新研究会副会长。)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条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络实名:十堰新闻网 十堰新闻 域名网址:www.syxw.net
投稿邮箱:E_mail:syxw668@126.com 或 E_mail:syxw668@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