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首页 >> 诗经文化网 >> 农学与诗经 >> 正文
《诗经》经济意识解读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8月13日12:41 文章编辑:339007849

章可敦

内容提要 以前人们侧重于从政治、思想、伦理和哲学方面研究《诗经》,其实从《诗经》中能解读出较明显的经济意识。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意识,农时意识,保护生产力意识,市场意识和区域经济意识。

关键词 诗经;经济意识;生产关系;农时;生产力;市场;区域经济

古代没有独立的经济学科,经济意识往往从思想家的哲学、政治、伦理等方面的论述中体现出来,并且是从综合论述这些问题时体现出来的。

儒家思想学说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尽管儒家文化基本上成了中国文化的代名词,是属于哲学、政治、伦理等意识形态范畴的内容,但它仍然体现了古代的经济思想意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除少数作品为当时统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所写的以外,大多数可以从内容上明显地看出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劳动人民口头文学创作,是民歌。”[1]P1

可以想象,采诗的目的是让统治者“以观民风”,而经济生活则是“民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民歌中不可能不反映经济意识和经济现象。所以采诗者也不可能不注重这一现实。而作为一国之君主,他也必然要了解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和人民的经济生活。所以《诗经》中不可能没有经济意识。

所谓经济意识,是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直接反映。这种反映,虽然随着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反映的深浅程度与思想的概括程度有所不同,但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通过作者,把它整理、记录并反映出来,有所取舍褒贬,有所颂扬批判,这本身就包含了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倾向。在《诗经》大量的经济史料中,也蕴藏着极为具体的经济意识和观点。

解读之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意识

要了解《诗经》时代的情况,必须首先分析其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和生产关系的状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出器。”[2](P204)《诗经》中有大量的诗歌表述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关系状况。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具体标志。

耒耜,是古代农具的总称,在《诗经》不少的诗篇中,可以看出西周时的耜大致属于金属生产工具。在《周颂·良耜》中,除了讲到用耜进行耕种外,还讲到“其鎛斯赵,以薅荼蓼”。“鎛”,从金,是金属制成的短柄锄头。说明了那时农民一方面用耜种地,一方面用鎛除草。《周颂·臣工》说:“命我众人,庤乃钱鎛,奄观铚艾”。“钱”是金属制成的铲子,长柄,是用来锄草的农具。“铚”,是一种短小的镰刀。“艾”,乂(刈)之借,是一种芟草的大剪刀。“钱”、“铚”、“鎛”这三个字的偏旁都从金,证明在西周时的一些主要农具,包括耜,都是金属制成的。《秦风,驷鐡》是秦襄公时的作品,时在周平王初年,即东、西周之交。诗中“驷鐡孔阜”中的“鐡”乃是“铁”字,“驷鐡”是指四匹如铁青色的马。说明当时已有铁器生产和使用了。《大雅·公刘》中就记载了“取砺取锻,止基迺理”的内容,也提示周初使用铁器的信息。再则,诗中在用到“耜”时,均加了一个形容词,诸如“覃耜”、“有略其覃”、“畟畟良耜”等。“覃”通“剡”,锐利之意;“略”,按《毛传》:“利也”;“畟畟”,据《尔雅,释训》郭璞注:“言严利”。这都说明,耜是金属制成的农具,它既锋快又锐利。这样的生产工具,比西周之前的殷商时代的石器生产工具,不知要进步多少。

《周颂·噫嘻》《周颂·载芟》还为我们展示了农业生产中“十千维耦”、“千耦其耘”的宏大场面。其中的“耦耕”,即两人并耕的意思。耦:《说文》:“耒广五寸为伐,二伐为耦。”又《周礼·考工记·匠人》:“耜文五寸,二耜为耦。”耦,即二人为一组,各持农具(耒耜)而进行耕作。十千耦,合二万人。[3](P871)极言生产工具之先进和劳动场面之宏大。据《经义丛钞·牛耕说》考释:“合人耕,则牛耕可知。闾师掌六畜之数。郑注:掌六畜者,农事之本。窃思牛之为牲,非庶民燕祭所得用;而大车之载,亦庶民家得用之;可悟周时已有牛耕之制。”《小雅·黍苗》在赞美召穆公经营谢邑、治理原野和土地时,就写到:“我任我辇,我车我牛”。

牛耕之用于农业,也是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特点。商代不用牛来进行耕地,而是在祭祀时把大量的牛杀掉作为祭品。《小雅·大田》说:“以其骍黑,与其黍稷,以享以祀”。说明周代在祭祀活动时,不是大批地屠杀耕牛来做牺牲,而只宰一头牛,另宰一两头猪或羊,同时还敬献黄米、高梁,表示丰收。《豳风·七月》说:“献羔祭韭”、“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说明在祭礼时,就只用羊而不用牛的情况。有些祭祀,甚至不用牺牲而专设酒食。如《周颂·载芟》及《周颂,丰年》说:“以酒为醴,烝畀祖妣”。以上说明耕牛在生产和运输中已开始发挥它的作用。由此可见,铁制农具和耕牛的使用,在农业生产的发展上,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西周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据《小雅·北册》说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明周天子的权力范围之广。但周代的土地占有是层层分封的办法,即周天子把一部分王畿之外的土地分给诸侯和卿大夫,诸侯和卿大夫再把一部分封地赐给他的臣属。《周颂·噫嘻》有“骏发尔私,终三十里”之句,是说奴隶们的私田,有三十多里望不到边之广。“姚氏《诗经通论》:“……‘骏发尔私,终三十里’,《毛传》曰,‘私,民田也,言上欲富其民而让于下,欲民之大发其私田耳。终三十里,言各极其望也’。”[4]P871) 由于土地世代相传,就使被封赐的土地成为各级封建领主世袭所有了。《诗经》中的“曾孙”、“公子”、“君子”等人,即指这些统治阶级而言。被人称为“农人”、“农夫”,又称“庶人”、“庶民”,他们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尽管农奴和统治者之间具有严格的人身隶属关系,但他们已不象更早时期的奴隶那样一无所有,他们不仅有自己的妻子儿女、家室茅屋。如《豳风·七月》“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有自己的家庭副业:“八月载绩,载玄载黄”(《豳风·七月》);还有自己的生产工具:“以我覃耜”(《小雅·大田》)、“有略其耜”(《周颂·载芟》)。

《小雅·大田》的“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之句,就说明公田是属于领主的,私田是属于农奴自己只有耕种权利的土地。农奴在种完领主的公田后,再去耕种自己的小块“自留地”。

解读之二 ——农时意识

天时观念是中国古代极具特色的世界观和文职方法论,而且从传说神农中的黄帝到明清时代的农书,关于如何适应、利用和改变农时的知识不断积累,极为丰富,构成中国传统农学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豳风·七月》是《诗经》中的农事诗,概括地写出古代农业奴隶受尽剥削压迫的悲惨生活,也叙述了一年每个月的农事活动。有很明显的农时观念:“一之日(农历11月)觱发”,“二之日(农历12月)栗烈”,“三之日(正月)纳于凌阴”,“四之日(二月)献羔祭韭”,“蚕月(三月)条桑”,“四月秀葽”,“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流火”,“八月剥枣”,“九月肃霜”,“十月陨萚”。按照时令,还可以看到农夫每个月的农事活动:“一之日于貉”,“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蚕月条桑”,“四月秀葽”,“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其获”及“萑苇”、“载绩”,“九月筑场圃”,及“叔苴”,“十月获稻”、“纳禾稼”及“涤场”。《周颂·载芟》还反映了在农忙时节,农夫全家不分男女老少“侯主侯伯,侯亚侯旅,侯强侯以”(不分年龄大小,体力强弱)都一齐出动,抢收抢种,紧张得顾不上休息,连饭也是农妇送到田边来吃的。对这首诗,清人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曾评论说:“鸟语虫鸣,草荣木实,似月令。妇子入室,茅綯升层,似风俗画。……其中又似采桑图、田家乐图、食谱、谷谱、酒经,一诗之中,无不具备。”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则说:“今玩其辞,有朴拙处,有疏落处,有风华处,有典核处,有萧散处,有精致处,有凄婉处,有山野处,有真诚处,有华贵处,有悠扬处,有庄重处,无体不备,有美必臻。”[4]P46)虽然,古人这些议论虽未必尽当,但也能解读出诗中的一些经济意识和经济现象。

诗经《大雅·生民》也说:“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有相之道”即视察土地之道。在这方面,《大雅·公刘》则说得更具体:“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迺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所说“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度其隰原”,就观测地势高低向背,判断农作物能否得到充足的阳光,还要看附近有没有水泉溪流,以得其灌溉之利。这些大概就是关于地宜的最早的一些知识。

从《诗经》中已看出人们对优良作物品种的重视。《大雅·生民》:“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秬”是黑色的黍;“秠”也是黑色的黍,一粒谷子结两粒米;“穈”是红色的粟;“芑”是白色的栗。它们都是后稷培育的优良品种(“嘉种”),“恒之秬秠”,“恒之穈芑”这些良种都得到了广泛的采用。 “是获是亩”,“是任是负”正是对高产丰收景象的生动描绘。《大雅·生民》讴歌周祖先后稷的伟大贡献。

农业生产应重视和研究作物的平面布局,这一点在现在看来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农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在科学和生产工具都极端粗陋的条件下,认识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我们的祖先不仅在世界上率先注意到这个层面,而且创造了不少既能增产量,又能节省人力、物力的平面作物布局法,把开发利用土地的纵横两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中国农学在这一领域的成就,与中国古代发达的整体系统思维是分不开的”。[5]P498)《大雅·生民》写后稷“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据《毛传》:“役,列也。”作者描述后稷从小善长稼穑,说他种的大豆,象旗帜一般成队成行地扬起(“荏菽旆旆”粟株整齐排列,十分繁茂(“禾役穟穟”)。表明传说中的后稷时工,即原始社会的后期,行列种植至少已经作为先进技术提出来了。

解读之三 ——保护生产力意识

要发展封建经济,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强对劳动力的保护。周统治者实行的“敬德保民”政策,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化。《大雅·烝民》说:“天生烝(众)民”和“立我烝民”(《周颂·思文》),天帝就是烝民的宗主。上天选择有道之君,把人民和疆土交给他,让他代天保民。所以,文王自称受天之命而保民,实行了重农节俭,施惠于民的政治。《大雅·板》:“辞(政治)之辑(缓和)矣,民之洽矣”,《大雅·卷阿》:“维君子命,媚(爱)于庶人”,做到了“宜民宜人”(《大雅·假乐》)。周天子这种代天保民的思想,反映了封建制度下对劳动力的重视和保护,使这种新的生产方式,蒙上了一层“保民”的面纱,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之一。保民思想还直接体现在反对屠杀劳动者上面。商代的奴隶主可以任意屠杀奴隶用于祭祀或殉葬。到了春秋时代,杀人现象已不复存在,杀人殡葬之风,也不属多见,且已遭到社会的非议,被视作悖礼行为。《秦风·黄鸟》就反映了群众对子车氏三兄弟为秦穆公殉葬的痛悼和婉惜,并对殉葬制度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彼苍天兮,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这种奴隶制度下杀殉的孑遗,在《诗经》中已开始被否定并给予严厉的批判。春秋战国之时,儒、墨学派都坚决反对杀殉,保护了劳动力的再生产。

周代统治者这些宽惠的政治经济政策,对于缓和矛盾,稳定民心及保护生产力的发展,都起了一定的作用。正如《大雅·文王》所说:“侯服于周”(对周称臣,不要违抗)“殷士肤敏”(殷之诸侯,美好而且敏疾);《大雅·文王有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与安定。同时在生产上,“厌厌其苗,绵绵其鹿。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大片的庄稼,长得整整齐齐,耘田之人众多,绵绵不断。秋收时到,五谷丰登。露天的粮食,堆积如山,只好用千用万来计算。)(《周颂·载芟》)“黍稷茂止,获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收获的粮食,堆积如山,整齐地排列,象墙垛那样高高耸起,又象梳齿那样密密排列。建成了成百的粮仓,成百的粮仓都装得满满盈盈。)(《周颂·良耜》)。出现了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的景象。史称“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史记·周本纪》)西周的成康盛世,正是反映了新兴封建领主阶级的德治思想在政治经济上取得的成就。

解读之四 ——市场意识

在周代,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商业也逐渐发达起来。《诗经》对商业活动虽有所描写,但由于当时发展的农业经济,商业多为官商,而从事私人商品交易活动的范围也很有限。《陈风·东门之枌》说:“不绩其麻,市也婆娑”。这里所说的“市”,即市场。说明由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在西周的国都中,已经形成了进行商品交换的固定的市场了。《卫风·氓》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句,是《诗经》中对商品交换的较为直接的叙述。这里的“布”,即代表货币的布帛。周时叫“布泉”,即葛、麻等织物的统称,为古时钱币,周时曾一度作为货币之用。《周礼·载师》云:“凡宅不毛者有里布”。汉郑玄作注:“里布者,布参印书,广二寸,长三尺,以为币,贸易物。《诗》云‘抱布贸丝’,抱此布也。”但从字面看,“氓”不可能抱着这么多的“货币”——里布去买丝,当指抱着布匹去进行以物换物的交易。《邶风·谷风》谈到男子喜新厌旧,怨妇控诉丈夫不知其德时,以“贾不用售”(犹如好东西却无法售出)四字来形容自己好象一个商品,是不能随意就卖出门的。由上述可知,《诗经》已把商品交换关系用来比喻人或讽刺事,说明当时商业活动已趋发达,商品交换观念也逐步渗透到政治领域和家庭生活中去了。

解读之五 ——区域经济意识

《大雅·公刘》就是周人歌颂公刘开国殊勋的长篇叙事诗,它描述了公刘带领族人自邰迁豳的过程。那么周人为什么要迁居呢?《毛诗大序》曰:“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难”[6]P99)除了“其在西戎,不敢宁居”[7]P253)外,主要原因还是和经济发展有关,如果经济发达了,人民富裕了,那么军事力量也就强大了,也就不怕外族西戎干扰了,西戎也不敢来欺负你了。所以,为了避开外族的干扰,有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周人还是决定迁居。一般来说,人类都选择在倚山面水、背风向阳的地方居住,既要考虑避风、向阳、安全、有水,同时更要考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扩张。“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迺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朱熹说“公刘至豳,欲相土以居。” “逝彼百泉,瞻彼溥原;迺陟南冈,”朱熹说:“此章言营度邑居也。自下观之,则往百泉而望广原;自上而观之,则陟南冈而觏于京。于是为之居室,于是庐其宾,于是言其所言,于是语其所语,无不于斯焉。” [8] P253)说公刘精心察看过百泉汇集的地方,又去视察平原大地,还登上南面冈陵。“既景迺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他既测日影,又登山冈,既要考虑南北阴阳,又要考虑灌溉之利。经过公刘认真的考察,精心的测量,综合的权衡,最后确定在豳地定居。而公刘这种综合的考虑,更多的还是出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如他“相土以居”是考察土地的肥沃程度,是否适宜农作物的栽种;“相其阴阳”是考察光照的长短,是否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观其流泉”是考察水流的分布,是否有利于农作物的灌溉。最后,“乃觏于京,京师之野”,经过考察,公刘找到了宜为国都的京地,准备在此广建层宇,发展城市。这说明公刘是相当有经济头脑识和发展眼光的人。

周是兴起在渭水中游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古老部落。“渭水有很多支流,漆水、沮水之间,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周能够勃兴的一个重要因素。”[9]P29)无独有偶,即使在现代经济相当发达的当今社会,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全国不少地方政府的府治发生了迁徙,这没有其他原因,完全是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赵浩如.诗经选译[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4] 袁梅.诗经译注[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5] 刘长林.中国糸统思维[M] .北京:中国国科学出版社.1990

[6] 徐中玉.大学语文[Z].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7] [8] 宋朱熹.诗经集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9]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网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条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络实名:十堰新闻网 十堰新闻 域名网址:www.syxw.net
投稿邮箱:E_mail:syxw668@126.com 或 E_mail:syxw668@yahoo.com.cn